牧家乐,让喀拉亚尕奇村民的日子有奔头
2014-01-02 10:49:5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一条笔直的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马路两旁是具有哈萨克民族特色的居民房子,每家大门口都有个不锈钢制成的牌子,牌子上写着某某牧家乐,标明主营哪些种类及订餐电话……这里便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打造的喀拉亚尕奇村牧家乐一条街的情景。</p>
笔者来到喀拉亚尕奇村66号一个褐色的牌子映入眼帘:“夏热甫汗牧家乐”,这是村里集体成立的牧家乐合作社的名字。</p>
走进夏热甫汗牧家乐,夏热甫汗放下手中的活,带笔者参观。该牧家乐设有4个包厢,可接待40多人就餐。院内除了留有种菜的地方,还搭建了一排葡萄架。</p>
“夏天时,院子特别漂亮,我还在后院建了个养殖区,饲养了鸡、牛、羊等,所以大家在这里吃的东西全是绿色食品。”夏热甫汗说,“前几天一些部门来村里调研,还夸我手艺好,鼓励我们好好干呢!”正说着,夏热甫汗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匆忙地说:“抱歉!一个回头客打电话说让准备一桌,一会就过来,我得忙去了。”</p>
夏热甫汗的女儿西尔麦说,原来,夏热甫汗只会一些普通的哈萨克族家常菜。去年,乡里举行大培训,夏热甫汗就专门学习了烹饪,没想到刚学完就派上用场了。因为牧家乐生意好,今年,她哥哥辞去了伊宁市一家工厂的工作,回家帮忙。</p>
西尔麦介绍说,以前村子太偏僻,没什么致富的路子,爸妈除了放牧也没有什么收入,哥哥也早早出去打工了,只有她还在上学。现在,随着驻地企业越来越多,外来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夏天来附近旅游的客人也逐渐增多,牧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原来觉得不起眼的牧村,都成了经营牧家乐的好地方。</p>
今后,夏热甫汗还想跟着大培训继续学习。听说今年还要培训如何发微信做生意,为此,他还专门买了个能发微信的手机,准备在微信上发一些牧家乐的情况。</p>
喀拉亚尕奇乡党委书记王霞介绍说,随着驻地企业的增多,喀拉亚尕奇村的土地和牧场变得逐渐减少,百姓的收入成了乡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今年乡党委、政府争取了20万元的项目资金,发展庭院经济促农增收,利用新建设完成的牧民定居房实施牧家乐项目,一期到位资金15万元,已建成牧家乐15户,二期5万元资金到位后,再实施5户,共计建设20户。</p>
这些项目由乡政府牵头,村委会组织实施,通过村民代表推荐,选出院落环境优美、具备发展潜力的农户,为其购买冰柜、消毒柜、电磁炉、微波炉、电压力锅等,同时购买哈萨克族民俗特色的餐具,户均补贴约1万元。建成后,由乡党委、政府组织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牧家乐经验介绍、食品安全知识、旅游接待知识、现代化通讯工具使用等方面的技能。</p>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喀拉亚尕奇村牧家乐所经营的食品都是纯绿色食品。所以,牧家乐生意会越来越好。”王霞说。<br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