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新篇、开新局 创新发展湖北民族工作
2014-01-04 12:06:49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浏览次数:0
刚刚结束的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和全国民委主任会议,是一次谋新篇、开新局的重要会议。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中国梦凝聚各族人民,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对如何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湖北省民宗委主任、党组书记柳望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p>
记者:参加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之前,您亲自带领机关相关处室负责人连续两周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您本人也曾在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您认为应该如何适应当前民族领域的新特点谋划全省民族工作?</p>
柳望春:湖北省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镇和民族村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280多万。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工作任务繁重,另一方面,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加快,民族工作“入世”、“下海”、“上网”、“进城”,民族工作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构建新的全省民族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p>
一是立足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作新思路。</p>
二是立足于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城市民族工作新网络。</p>
三是立足于促进各少数民族和谐发展,实施散居地区民族工作新举措。</p>
四是立足于适应民族工作新要求,着力建设一支合格的民族工作队伍。在构建民族工作新格局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圆好“团结梦”、实现“发展梦”、共筑“中国梦”,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用“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湖北的民族工作。</p>
记者:确保各地区、各民族如期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民族工作的重大任务。湖北省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上探索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实施的“616”对口支援工程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方面,湖北将进一步采取哪些新的举措?
柳望春:近年来,为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民族地区实施了“616”对口支援工程、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民族地区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围绕促进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立民族工作服务推动机制,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p>
一是建立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监测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民族地区小康社会进程及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推进完善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考评体系,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p>
二是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发展重大战略实施推进机制。近年来,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了建立龙凤经验协作示范区、恩施市龙凤镇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和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等重要决策部署。民族工作部门要抓住这些机遇和重点,进一步完善推动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的具体工作措施,大力推进自治州、县科学发展,切实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和民贸民品政策的落实,积极推进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武陵山片区发展,发挥民族工作部门在服务大局中的独特作用。</p>
三是进一步健全对口支援推进协调工作机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挥市场作用为导向,进一步探索深化“616”、“1+1”对口支援工程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拓展对口支援领域,丰富对口支援内涵,进一步发挥对口支援在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推动作用。</p>
四是进一步健全民族工作政策法规实施情况督查机制,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四权”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法规的全面落实。</p>
记者:湖北省把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到重要议事和工作日程。请问湖北将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
柳望春:促进民族团结是民族工作的第一责任。湖北省作为重要的中部省份,近年来承接了大量来自边疆和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市,给内地城市治理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要以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有序、各族人民团结和睦为目的,以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重要途径,以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为重要内容,围绕城市民族工作机制建设,在以下方面狠下功夫。</p>
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民族工作组织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把城市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体制改革计划,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整体工作部署。</p>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宣传教育这个重点,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宣传教育,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技术培训活动,增强全社会对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少数民族群众适应城市、融入城市的自觉意识和能力。</p>
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构建以社区服务管理为基础,以健全服务功能为重要支撑,以民主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加强少数民族服务窗口建设,完善清真“三食”网点建设,切实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就医、就学等困难,帮助解决穆斯林“入寺”、“入口”、“入土”等切身利益问题。</p>
四是进一步建立完善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沟通协调机制、民族关系监测评估和信息预警机制、涉及少数民族因素的隐患排查机制、涉及少数民族因素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城市民族工作目标管理和考评机制,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健康发展。</p>
记者: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水平,是民族工作的重大任务。您认为民族工作部门应如何适应新的改革形势和理论创新要求谋划民族工作的长远发展?</p>
柳望春:民族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范畴,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我们要跟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以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工作方式解决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推动全省民族工作实现新的发展。</p>
一是坚持系统治理。进一步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p>
二是坚持依法治理。紧紧围绕有法可依,加紧制定和完善民族法规政策,推动出台《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推进修订《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弥补民族工作依法管理中的法规缺失。紧紧围绕维护法律尊严法律权威,坚持严格执法,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问题处理。紧紧围绕提高全民民族法律意识,加强对全民进行法律法规及政策普及教育。</p>
三是坚持源头治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战略,扎实做好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推动打造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升级版。切实关注民生,努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下功夫。积极推进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网格化管理,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切实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p>
今年,我们将抓住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的机遇,坚持基层原则和群众原则,评选和宣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br />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