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国内新闻

麻江隆昌中心学校以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

2015-06-10 20:24:3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图为隆昌中心学校表演的《畲乡情韵》

\

  图为隆昌中心学校学生表演的粑槽舞

  麻江县杏山镇隆昌中心学校是畲族聚居的一所村级大型寄宿制中心小学,学校位于麻江县城往东10km的320国道旁边。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里也是贵州畲族传统节日“四月八”聚会地。畲族是贵州省17个世居民族之一,有语言无文字,至今还保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畲族粑槽舞、凤凰装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学校服务隆昌、仙鹅、坝寨、六堡、中山、长冲、茅坪、仰古8个自然村,人口10129多人,其中畲族人口占96%。学校现有学生719人,其中寄宿生520人,开设一至六年级21个班,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

  长期以来,学校按照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学校还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把畲族粑槽舞、刺绣等优秀民族文化引进课堂,举办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低年级开展畲、汉“双语言”辅助教学等活动,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

  畲族是我省17个世居民族之一,原称东家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于1996年10月认定为畲族。隆昌中心学校所在的隆昌村是一个畲族聚居的山村,同时也是目前贵州省畲族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山村。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畲族原有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在被外来文化无情的侵染、同化,很多人不说本民族语言了,民歌在逐年减少,民族舞蹈少有人跳,民族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巨大危险。看到民族文化在一天天消逝,学校师生很担心。作为畲族聚居区的一所小学,学校深感责任重大。为此,学校领导班子明确了以畲族优秀文化进校园,传承畲族文化为目标,以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宗委《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黔教发[2002]16号)精神为思路,把畲族优秀文化引进课堂活动,传承和弘扬畲族优秀文化。

  学校十分重视把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把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当作促进畲族儿童入学提高畲族儿童入学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来抓。学校除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课堂,开设民族歌舞、刺绣课,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进一步得到规范和提升,把畲族优秀文化引进课堂,传承畲族优秀文化。

  结合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畲族儿童在家多数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只有出门和上学时才用汉语交流的实际,在一、二年级开展“双语言”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尽快熟悉汉文化,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畲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因为畲族女孩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没有进过学校,到校上学,有些家长担心女童上学会把祖传的刺绣、歌舞忘掉。因此,学校把民族民间文化课排进课程表,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到校传授畲族粑槽舞、芦笙舞、刺绣、畲家歌和畲族武术等技艺,让畲族儿童入学的同时,能学到本民族的技艺,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吸引畲族儿童入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编写畲族文化教材和畲族民间故事等课外读物。目前已编辑《贵州畲族文化》一书,供学校一至六年级循环使用,正组织编写《畲族民间故事》一书供学生课外阅读,传承了畲族文化,丰富了学生知识眼界,提高了学生素质。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长远规划。从2003年以来,学校制定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规划,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不断修改方案和规划。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很多的规划我们已经实现,例如2003年我们提出把粑槽舞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已经实现。

  争取各级各界的资金支持,保证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活动正常开展。2004年以来,隆昌中心学校挤出资金3000元,添置畲族芦笙、粑槽、牛皮鼓、笛子、二胡、腰鼓等38件,创建了畲族音乐特色班。此后,学校确保每年有3000元的投入。近年来,学校被列为全州民族文化进校园项目学校,每年有项目资金2万元支持,确保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常开展。这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支聘请民间艺人担任辅导员的工资。二是添置和维护设备,如添置乐器,维护芦笙等。三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费用。

  通过长期在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取得以下成效及经验。

  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取得可喜的成效。隆昌中心学校积极组织优秀畲族文化节目参加民族节日“四月八”表演,组织学校文艺团队走进村寨演出,受到群众的称赞。通过隆昌中心学校的开发和挖掘,畲族传统的粑槽舞2005年荣获黔东南州第十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等奖,2006年畲族粑槽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畲族凤凰装2008年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畲族的民间刺绣作品远销省外。2011年9月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畲族粑槽舞获得表演节目二等奖。2012年“六一”前夕,隆昌中心学校表演的畲族舞蹈《畲乡情韵》在全县城关地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的殊荣。

  学校的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工作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底,黔东南电视台在学校拍摄了一个专题片《畲族女校》,该片在全省获得专题片三等奖。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曾在学校拍摄了《畲族粑槽舞》《被遗落的凤凰装》等节目,这些节目播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

  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使一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经过认真选拔,隆昌中心学校选送的学生参加2006年“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比赛,毕业生赵通秀进入省级决赛。2006年学生30人用民族歌舞参加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大庆,2007年学校的学生50人带着本民族歌舞参加“中国凯里原生态艺术节”活动。2012年麻江县首届蓝莓节上,畲族学生出席晚会。2013年初,隆昌中心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畲族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一等奖。

  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通过几年的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探索,隆昌中心学校建立了校内2人兼职、校外5人兼职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其中2人参加省级“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同时每年确保3000元经费投入,进一步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工作形成体系。除了制定有方案、规划外,学校学校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有教材,每班学生都参加活动,并组建了学校文艺队。编写畲族文化教材和畲族民间故事等课外读物。目前已编辑《贵州畲族文化》一书,供学校一至六年级循环使用,正组织编写《畲族民间故事》一书供学生课外阅读。

  探索出一条学校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开展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隆昌中心学校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综合发展新模式,具体内容校长赵华甫发表在2006年第10期《贵州教育科研》上。

  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工作以后,学校所在的隆昌村被麻江县委、麻江县人民政府列为民族旅游文化村寨,通过旅游带动了当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

  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得到上级的重视。2008年以来,学校每年被黔东南州民委列为全州51所重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之一。2010年学校被麻江县教育和科技局、麻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总之,通过畲族优秀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开展,让畲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弘扬,让畲族文化在学校这块阵地得到更好的保护,让畲族教育取得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加强。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县级“义务教育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获得“教学质量奖”等,2012年教师节,学校被麻江县委、麻江县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文化进校园一等奖”。隆昌中心学校的畲族粑槽舞在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中获得原生态舞蹈一等奖,在全州少儿舞蹈大赛,荣获二等奖。(赵华甫、邓成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