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语同源从“我”说起

2019-11-28 16:25:15 作者:程浩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0

文章有理有据的简要地论述了“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语第一人称同源”。本文是作者原创,在本公益性网站首发。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语同源从“我”说起

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Swadesh list)列出了各种语言的基本词汇。它由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斯瓦迪士(Morris Swadesh)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最完整的版本约包含了200余个词汇。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言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二百多个词语,它也是用于判断各种语言同源或亲缘关系的工具。斯瓦迪士核心词第一个词是“我”,我们从“我”,也就是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看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语的同源关系。
  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据文献记载\有“我”、“俄”、“吾”、“予”、“余”、“系”、“阳”、“已”、“朕”、“俺”、“自”、“鼻”、“某”等十余种语音各殊、形体各异的字(词)。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虽然很多,但它们是同源的。虽然“我”、“俄”、“吾”、“予”、“余”、“系”、“阳”、“已”、“朕”、“俺”、“自”、“本”、“身”、“鼻”比较常见,也为人熟知,但“某”这个词作为第一人称也很常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968页,解释“某”字为指示代词,其中一个意思为“用来代替自己或自己的名字”。 如:“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见《群英会蒋干中计》); “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见《记王忠肃公翱事》);“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见《答乔适书·穆修》)。更为口语化为:“某,张飞是也。”

“某”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单数,与“俺”同源,其发音的变化应当是由“ongangaanmanminmuo”的变化,也就是说“某”、“俺”都是来自于同一音“ONGA”。而维吾尔、哈萨克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为“man”也同源“onga”,这不是巧合,而是同源。

而满语中的mini—《满蒙》:“mini minu(我的)”;《满和辞典》:“Mini[我的]”;《满汉》:“miningge[]我的,是我的!”按《满语语法》解释:“第一人称除主格外的其他格均以辅音m-作为词首。”(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著:《满语语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3年版143页、86页)这就是说,满语第一人称代词词首辅音m-,与汉语“某”辅音完全一样。

再看一下《蒙古秘史》:“米讷(min-u)”,汉译为“我的”。《 蒙古语词典》:“mnü[]领属格第一人称代词,单数。”《蒙汉词典》:minu[mini:].[]我的。《蒙古语词根词典》:“mi我,bi。”“minu我的,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以下简称:《藏缅》):“我:ηa/bdag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黄布凡等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北京版)。在拉萨、巴塘、夏河等地的藏读音就是:“nga”。很明显,满、蒙古、藏语第一人称同源于“onga”。那么“onga”就是原始部落人群在交流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呜啊”的呼叫声,加上相互间的挥手动作,很容易就被对方明白就是“我”之意,之后就被指代自身了,于是“我”这个第一人称的音和意就出现了。

综合上述,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语第一人称是同源的,从人种说,都是蒙古人种,古代都是同部落的;从语言产生和交流上说,都是来源于原始部落内部人与人相互之间交流的需要。汉、满、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语不仅同源,而且亲缘关系很亲、很近,是一家亲。

(中国民族语言研究 程浩)

 


上一篇: 从日食一词看古汉语与阿尔泰语关系

下一篇: 从数学看汉语与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同源 ————从100说起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