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1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仁宝:创造田野“神话”的共产党人——转载于新华网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
whomsotinpot 发表于 2009-9-21 16: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西的形势叫既不大好,也不小好,今年又比去年好,而且为明年比今年好打好了基础。” 吴仁宝“绕口令”式的开场白引起了台下听众会心的微笑。众所周知,这席话是他每次主持村民大会时的“保留节目”。然而,这并不是华西村的村民大会。台下坐的也不是华西村村民。——在刚刚启用的华西村南苑宾馆 会议厅,“华西村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在林立的摄像机和话筒之前,吴仁宝,这位曾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达40多年之久的78岁老人,一身“仁宝”牌西服,满口浓重吴音,从容应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的发问,打开心扉,用他睿智而平民化的语言、深邃而朴素的哲理,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畅谈华西村的现在和未来。记者们对华西村“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表示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有记者问:“您觉得华西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东西?”吴仁宝回答得不假思索:“华西发展到今天,一是靠中央的方针政策,二是靠科学发展,三是靠实事求是,把中央精神跟华西实际相结合。”又有记者问:“您的创新动力来自哪里?”吴仁宝阐述了自己的独到理解:创新并非超前,而是要将中央政策贯彻到底,中央政策的精髓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为了国家富强。“是什么使华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齐头并进 ”亲身感受了华西人的文明善良的记者发问。吴仁宝说,这跟村里的教育有关系 “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的“三不忘”、“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是村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记者们对吴仁宝的精神世界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您退下来后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一名记者询问。吴仁宝幽默地回答 “方针政策,党纪国法,管好一家,我现在就是做这个工作。”又有记者担心 吴仁宝缔造了神话,后来者会不会拘泥于他的模式而不愿去闯新路 吴仁宝立刻纠正了“模式”这一提法。他说,他最怕“模式”二字,一谈模式,就变成了一刀切,不能从实际出发了。生产关系如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要固定模式,这个就是创新。记者们提问越来越踊跃,吴仁宝的回答也越来越精彩,听完即答,不需要一秒钟的沉吟。一位记者抛出了“敏感话题”:为什么两年前吴仁宝退休后,接班人恰恰是他的儿子吴协恩?全场静寂。这的确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家倾听吴仁宝如何作答。吴仁宝的回答有理有据:“华西培养接班人是培养群体,不培养个人。谁都可以当接班人,但其中有一个标准。他要有三个力:组织能力、发展能力、控制能力。”吴仁宝历数了吴协恩办企业、搞黑龙江华西村等业绩,“所以他全票当选。”从2003年吴协恩上任至今,华西村的销售收入以每年一百个亿的幅度增加,吴协恩毫不讳言对儿子的称赞,听者频频点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呼唤千万个像吴仁宝这样的带头人。“如果高科技能把你克隆千千万万个就好了。所以我今天想问:吴仁宝会不会绝版呢?”一位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吴仁宝笑了 “克隆也有假的,像这次韩国的克隆事件,假了九个,可能还有两个是真的。”台下都笑了,这老头儿,知识结构还挺先进。吴仁宝真诚地表示,自己只是过去的村支书,没有受到国际化洗礼。“吴仁宝这样的人,今后只会多不会少。这次中央五中全会精神,就是对农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这次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就是要把我们党的传统继续下去。”他坚信,未来的村干部只要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肯定会超过自己。   <STRONG><U>记者的提问越来越深入和尖锐,吴仁宝的回答也越来越迅速和机智,常常是脱口而出,旁边的普通话翻译都赶不上趟了。他用“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来总结自己一生能够不断进步的原因;他用“实事求是”总结自己多年担任村支书的经验;他用“有福民享、有难官当”来概括华西精神…… </U></STRONG><STRONG><U>  发布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吴仁宝趁热打铁,抛出了一个“大新闻”:2006年起,他将连续五年开办全国万人村支书交流班。“到我们华西来五天时间,食宿统统由华西支付。500元一个人,1万人500万元,5年2500万元。这个钱值得,如果5万个支部能够有一半取长补短,回去发展了,这个价值就无法估量了。”“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吴仁宝的宣言赢得了热烈的掌声。</U></STRONG>   原定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延长了半个小时,记者们仍意犹未尽!“一个村官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本身就是一大新闻了!”“早听说吴仁宝是理论家、是实干家、是哲学家,更是语言艺术家,真是名不虚传。”会后有记者问吴仁宝:“您给自己的表现打多少分?”吴仁宝笑着伸出指头 “80分。”   “吴仁宝最近中耳炎发作,他担心听不清楚记者的提问,会前特地请医生抽了耳中的积水。”江阴日报原总编辑蔡意同向记者们透露了这样一个关于“新闻发布会”的新闻。(转载于光明日报)<STRONG></STRONG><STRONG>我的一点感想——</STRONG>读吴仁宝事迹有感我用粗字体和加下划线的部分是希望我们侗乡的村支部也能够赶上这个机会,争取能有一个村或几个村的支部书记去江苏华西村作交流考察啊!相信对我们侗乡的村干部会有所启发和激励的。我们也要“走出去,引进来”,各位村书记也不要以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只要你走出去了,把外面的新思想带进来,不再如井底之蛙。想想当年的吴仁宝不也是个没文化的人吗?以当时同等的条件,为什么华西附近的村却没有象华西那样先发展起来呢?如果当时的华西不是吴仁宝当领头人呢?如果.....太多的如果了。所以,我真心的希望我们侗乡的基层领导思想动起来、胆子大起来、步子迈开来!侗乡的幸福生活就一定能早日实现!当然,我们肯定无法做到跟吴仁宝一样的成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行动了,那一定也会使我们侗乡发生彻底的变化,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如果我们不行动,坐等中央(上级)的扶贫政策,那么我们将要错失更多的机会,我们将在很长一段时期甚至永远就只能守望贫穷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或许我们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想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但一碰到困难就趴下了,然后我们总会有许多许多的借口,许多许多的理由辩解我们为什么如此贫穷,为什么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央(上级)的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对我们侗乡来说是僧多粥少,远远不能解决到根本的问题。我们不能走工业化,那么我们可以因地制宜走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呀,打造新时代我们侗乡的“南泥湾”!现在工业发达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越来越凸显了吗?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近些年来都发现,现在他们所吃的东西没有哪样是没有受到污染的了,城里人吃的猪肉也没我们农村的好吃;天天吃的青菜萝卜也总是没我们乡下人吃的那么爽口、那么放心等等各种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生态种植啊。以黎平为例,现在机场已经修好在那了,如果我们黎平县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搞好我们的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业,政府牵头,一部分领导主内,将整个县的农民都组织和整合起来,(也可以先在个别乡镇做试点,不一定是全县)引进技术和资金,将我们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成规模化、标准化,然后另一部分领导主外,主抓销售,到全国各地找市场,如各地的农贸市场、大小超市、肉菜市场等等,争取跟他们建立长期的协议供货合作关系,让他们发财我们也跟着发财(发展)。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主内的领导一定要将我们的各种农副产品的质量要把好关,这也是非常关键的。相信我们的机场会真正的派上用场的,到时可能我们还会嫌我们的机场太小了、航线太少了。我认为,机场的建成,是我们黎平乃至整个侗乡经济发展的契机,能否把握住那就要看我们黎平人(侗乡人)自己了!侗乡人其实吃的也是大米白饭,并不笨,只要我们能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步调和谐,不要只是为一己之私利着想,更不要内斗,我们没理由不能发展啊!事在人为,失败了并不要紧,就象是两年前一个和我合伙在广州办公司的朋友,也是我的领路人跟我说的那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原因。因为那时我在去和客户谈一些业务回到公司,我们在交流一天的收获的时候,我总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吴仁宝和华西村的今天也是吴仁宝和华西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光有吴仁宝这样的好支部书记而没有全华西村人的一致配合那么也不会有今天华西村了,反之,如果华西村的群众思想都一致、都想致富奔小康,但没有吴仁宝似的好带头人那么我们也不会看到今天的华西村。再说一个例子,想当年和华西一样出名的还有天津的大邱庄,带头人是禹作敏,在今天看来他也是一个想当当的传奇人物,他过去的事迹一样能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一些启发。在禹作敏的带领下,同样一穷二白,村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最终解决了温饱问题并走上了集体发家致富到道路,成为和吴仁宝同一时代的传奇人物,只是后来没能抵挡住来自各方的赞誉,骄傲自满的思想开始膨胀,曾为了一雪当年用草绳做皮带的苦难,花了上万块钱买了一条皮带。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于1993年4月15日被捕入狱并于1999年10月3日因心脏病忽然发作,经抢救无效在天津天河医院离开了人世,终年69岁。按照禹作敏的遗嘱,丧事不穿白,不收礼。当禹作敏的骨灰运回大邱庄时,大街两旁挤满了人群,尤其是和禹作敏朝夕相处10余载的原十一生产队的社员们, 他们眼含热泪站在大街两旁,默默地为“老队长”送别。禹作敏的功绩,人民不会忘记;禹作敏的错误,法律也不会宽恕。这算是提外话了,但又不得不提。这就是典型的带头人作用啊!(有关禹作敏的更详细的传奇事迹大家可以上网自己搜寻)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看的两个带领百姓集体致富的真实故事,虽然两个主人公的结局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奋斗经历却让我们感慨良多、受益非浅。总之,在千万条道路中总会有一条路适合我们侗乡人走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主动去寻找那条路,那条使我们侗乡改颜换面奔小康的路。我们决不能坐等中央(上级)修的那条脱贫致富的路到我们侗乡了,那样或许我们也能有一天脱贫,但我们还会要等上多少年月呢?还要用多少代人去等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