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朝第一谜案”成卖点 各地争打“建文”牌 (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9-9-9 23:54:01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座规模庞大的墓深藏山中            <clk style="line-height: 19pt">在各种史料中,关于<clk style=": 16px; line-height: 22pt">明朝<nobr style=": 16px; : #6600ff; line-height: 22pt;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建文帝</nobr>朱允炆的描述,基本都以城破后,不知所终作为他传奇一生的终结点。烧死?密道遁逃?山野为僧?---这个皇帝的生死,成了600多年未解的明朝第一谜案。</clk></clk><clk style="line-height: 19pt">最近,几名受邀到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考察的专家<clk style=": 16px; line-height: 22pt">给出了爆炸性的结论:在该村的一座<nobr style=": 16px; : #6600ff; line-height: 22pt;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古墓</nobr>就是朱允炆的陵寝。</clk></clk><clk style="line-height: 19pt">不过,消息公布<clk style=": 16px; line-height: 22pt">后,马上有<nobr style=": 16px; : #6600ff; line-height: 22pt;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专家</nobr>辩驳,这座墓的主人是元朝的一名高僧。</clk></clk><clk style="line-height: 19pt">此外,在各种记载中,在福州、泉州等地,也有建文帝的踪迹出现,其实除了宁德,在全国数十个地方均称发现了建文帝的遗迹。  </clk>                                                                有关专家指出,探索固然是好事,但有些地方则是以此增加知名度,以促进当地旅游。挺派<clk style="line-height: 19pt">南京大学教授 潘群 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 郑自海</clk>建文帝陵,有确凿证据<clk style="line-height: 19pt">上金贝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这个畲族聚居村,只有80户300多人,离宁德市区仅有7公里左右。引起轰动的神秘古墓位于村北500米的松林间,舍利塔坐东朝西,占地约有300平方米,成圈椅形,在当地村民眼里,这仅仅是一座存在许久的古墓之一。</clk>上金贝古墓早在1989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被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发现,并登记为文物点,之后曾修复过。<clk style=": 16px; line-height: 22pt">省、市专家的接踵而至打破了这座大墓的清幽,专家认为有可能就是明建文帝之陵,让不少外地游客蜂拥而至。尔后,宁德市组建了建文帝下落<nobr style=": 16px; : #6600ff; line-height: 22pt;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研究</nobr>小组专门进行研究,之后,仍时常有各地专家前往探寻。</clk>今年8月,宁德方面再次邀请省外专家前来考察,这次3天的考察后,专家抛出了爆炸性的结论:这的确是明建文帝朱允炆之陵。受邀前来考察的是南京大学教授潘群、江苏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以及明史专家马渭源等人。昨日,76岁的退休教授潘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clk style="line-height: 19pt">潘群说,确定这座墓的根据有很多,首先,根据一些记载综合分析,专家得出的逃亡路线,朱允炆从南京逃到浙江,之后抵达福建,并终老于闽。其次,这座古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墓的周围还发现了明初的莲花座和火龙珠,这些都是皇家用品。和同时代宁德籍一品大员、刑部尚书林聪的墓作一比对,在规格与规模上都大许多,在这个地方,有谁的地位比林聪还要显赫呢?显然没有。只有一种解释,该墓墓主是外来的,且地位比林聪还要高得多。在当时的明初,只有建文皇帝符合这一身份与条件。</clk>综合各种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献资料,专家认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个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真实身份就是建文帝。此外,在宁德华严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也成了专家佐证上金贝村的建文帝陵寝谜之物证。潘群指出,支提寺云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条龙,下方有五条龙,九五之尊为皇帝独有,除了皇帝,谁也不敢用龙形图案,在明初著名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