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8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展农民教育应树立三种新型观念[作者:周文祥系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副县长]

[复制链接]

21

主题

8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unicefdoters 发表于 2009-9-21 17:5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树立大农民教育观。目前农业和农村的概念和内涵均发生了变化。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概念,而是“农、工、贸”结合,第一、二、三产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概念;农村这个概念也不是专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们聚居地,而是人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质交换市场。因此,农民教育应根据已经变化的新形势,树立大农民教育观,适应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把农民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相互沟通、互为补充的灵活的现代教育体系,修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走多层次、多类别、多规格办学的路子。    二、树立现代农民教育观。开放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成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农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对“现代农民”这个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农民”除需具有一个农村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有知识,即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最基本应该达到初中文化水平。二是有道德,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知荣明耻,有社会主义新型道德观。三是有技能,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如机械、加工、修理、电焊、电工、家政等。四是懂经营,会管理。懂得市场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经营理念和一定的管理能力。五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有新思想、新观点,敢闯敢干,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六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认识和沉着应对农业经济中的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三、树立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教育观。教育是为经济服务的,农民教育必须面向农村建设。农民教育资源不仅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服务,同时要服务于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办学上要把知识经济和农业科技革命的新理论和知识创新意识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教材编写要及时充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等新观点、新技术、新成果,体现当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富有地方特色,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培养人才上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过硬的应用型人才。让培育起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直接服务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系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作者:周文祥]<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