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95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黔东南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ochresmottos 发表于 2009-9-21 07: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id=[/im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酷酷@清梦 发表于 2009-9-21 10:35:5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这个项目要多有一些科技含量,多有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如农学院或农科院所的专家,参加和指导。不要重蹈覆辙,重犯去年贵州从江增冲村侗族“稻田养鱼”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惨遭失败的老路。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稻田养鱼”的申报调研材料是人家请中科院的农业生态专家院士们和农业科技史专家做的。而贵州从江增冲村“稻田养鱼”的调研材料则完全是来自某某民族研究所的一班人马做的,不懂自然科学,特别是不懂农业科技和生态学,没有农学院和农科院专家力量的实质性参与,隔行闭门造车,不开黄腔,不败给别人,才是怪事。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杨洋 发表于 2009-9-21 13:12:14 | 只看该作者
希望这个糯稻品种多样性项目要多有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如农学院或农科院所的专家,参加和指导,多有一些科技含量。不要重蹈覆辙,重犯去年贵州从江增冲村侗族“稻田养鱼”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惨遭失败的老路。浙江省青田县龙现村“稻田养鱼”的申报调研材料是人家请中国科学院的农业生态学专家院士们和农业科技史专家做的。而贵州从江增冲村“稻田养鱼”的调研材料据说完全是某某省“民族研究所”的一班人马做的,不懂自然科学,特别是不懂农业科技和生态学,没有农学院所专家力量的实质性参与,隔行闭门造车,不开黄腔,不败给别人,才是怪事。

25

主题

10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pigszein26 发表于 2009-9-21 15:48:34 | 只看该作者

15

主题

8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1310007 发表于 2009-9-21 18:24:5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