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埋藏”了46年的刘文学遇害档案首度公开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coheretaping 发表于 2009-9-21 16:4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市警察博物馆筹委会首次抖露了一个“藏”了46年的秘密——刘文学被害案的发生及警方破案经过、凶手勒死刘文学制造溺死假象、凶手坦白杀害刘的真正动机。据悉,相关材料将被列入年底建成的市警察博物馆的刑侦展厅,并首次亮相公开场合。  <STRONG>首次公开刘文学被害秘密</STRONG>  “渠江水长又长,一个红星闪闪亮,少年英雄刘文学……”这首曾经被传唱的歌谣说的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少年英雄刘文学。但是,刘文学被害案的真相却鲜为人知。 昨天,市公安警察博物馆筹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即将建成的市公安警察博物馆专门设立了刑侦展厅。在该展厅,市民将看到关于建国以来的33个经典案例的资料。为此,市刑警总队5月确定了23个经典刑侦案件,其中有刘文学被害案、张君系列杀人案等。  刑警总队技术处副处长白笙学说,民警花了5个多小时,从合川市公安局档案室1万多份案件卷宗里查找到刘文学被害案的120页的卷宗,其中有结案报告、逮捕证、凶手王荣学的坦白书等。  据介绍,由于种种原因,警方侦破刘文学被害案的经过都没有对外公开过,警方只是按规定把资料保管到档案室。此次纳入警察博物馆后,将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当年对凶手王荣学实施逮捕的逮捕证记者徐元宾 摄  <STRONG>先掐后勒抛尸堰塘造假象</STRONG>  书本上对刘文学被害一案介绍很简单:1959年11月18日晚,刘文学帮助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主分子王荣学偷摘集体的海椒,他当即大叫一声:“老地主偷海椒啦!”王荣学见事情败露拿出一块钱想收买他,可没有动摇刘文学保护集体利益的决心,他高声叫道:“不要你的臭钱!”就与王荣学展开搏斗,终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了。  昨天,从警方提供的刘文学被害案的材料中发现,凶手作案后,曾制造假象,企图逃避打击:当晚,地主王荣学1元钱收买刘不成后,把刘骗到旁边的红苕地,将刘按到在地,左手卡住脖子,右手捂住嘴。见刘失去反抗后,王扯下背兜上的草绳,将刘勒死,并把刘的尸体扔到土沟中。之后,王觉得不安全,又将刘的尸体抛到50米外的一堰塘,制造出刘落水被淹死的假象。 <STRONG> 群众举报警方5天破案</STRONG>  卷宗里的内容表明:第二天,刘的母亲发现儿子失踪,上报了生产队。群众在堰塘里发现了刘的尸体。四川省合川县公安局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在现场,民警发现在刘尸体的后颈处有明显的被绳子勒过和掐过的痕迹,初步断定刘不是溺水身亡的。  随后,民警在距离堰塘50米处的海椒地和红苕地上,发现了洒落一地的海椒、打斗的痕迹和尸体拖移的痕迹。接着,民警发现了刘的脚印和一根草绳。由此民警断定这就是第一现场。  一知情民警告诉记者,合川公安局只好请生产队领导召开社员大会,请大家大胆揭发。会后,有一农民揭发说:地主王荣学的粪船上有装海椒的口袋;同时,在大家议论此事时,王脸色异常,一语不发。  于是,民警就找到王,发现王手上有被咬伤的痕迹,并从其家中发现了其偷到的赃物——海椒。经审问,王交代了其杀害刘文学的犯罪事实。  1959年11月21日,王亲笔写下了坦白书。11月22日,合川县公安局发布逮捕证将其逮捕。1960年,合川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罪犯王荣学死刑,当场执行。  <STRONG>地主坦白:两次贿赂被拒</STRONG>  卷宗里王荣学亲笔所写的“坦白书”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纸张有些发黄,但仍然清晰地记录了其杀死刘文学前曾两次贿赂刘文学被拒绝。  在坦白书上,王说:他37岁,住粱嘉乡双江大队五小队。当晚,他从粪船回家,在一伙食团小海椒地里摘海椒,准备拿去卖钱,以买酒和买草鞋。当晚被刘发现后,王说拿一块钱给刘,请他不要说此事。刘说,他在学校入少先队老师说过的,是少年先锋队要对坏分子作斗争,当场拒绝了。王说,两次被拒绝就动了杀刘文学的心。 <STRONG> 刘文学母亲现居敬老院</STRONG>  据市公安局刑警总队技术处副处长白笙学介绍,刘文学家是三口之家,他是独子。目前,其父亲已经死亡,其母余太真已经90多岁,住在合川市敬老院。“余的思维已有些模糊,说话没有头绪。”白说,余已经明显很老了,但白等去慰问她时,余语音模糊的说:“谢谢政府的关怀,我过得很幸福!”  <STRONG>新闻链接</STRONG><STRONG>  青少年大多不知刘文学</STRONG>  刘文学究竟为何许人?昨日傍晚18:20许,记者在渝中区大坪大黄路口随机询问了20名过路人,其中仅有4人知道刘文学。  接受记者询问的20名市民中,有10多岁的中小学生,也有年过半百的中年人。知道刘文学的人中,有2人是30来岁的青年,他们只知道刘文学是新中国第一个少年英雄,是因保护集体利益而被害的,而对具体情况,他们均说“不太清楚”。  另外,55岁的贾女士和53岁的刘先生能清楚的说出刘文学的先进事迹。其余的青少年人均不知道刘文学为何许人。  “不知道,我不是重庆人”。一名来自山西的27岁的赵先生爽快的说。  16岁的陈姓女子面对记者的询问,满脸的迷惑,连称:“不知道……”<STRONG>  小资料</STRONG>  刘文学(1945-1959年),1945年2月出生于合川县渠嘉乡双江村,1952年9月入双江村小学(1964年改为双江村完小)学习,1957年秋,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9年11月18日晚,为维护集体利益,年仅14岁的刘文学被害。  刘文学牺牲后,共青团合川县委员会追认刘文学为“模范少先队员”;1960年初共青团江津地委追认刘文学为“模范少先队员”,中共江津地委和行署并决定拨专款修建刘文学墓园。1982年4月,1983年10月,合川县人民政府、国家民政部先后批准刘文学为烈士。(记者黄航彬实习生 刘蔚)(来源:重庆商报)<div id=[/im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subportal2 发表于 2009-9-21 19:23:10 | 只看该作者
“埋藏”了46年的刘文学遇害档案首度公开<div class=[/img]2005-7-13 23: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