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89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坝洞奇观

[复制链接]

28

主题

10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idgutcopied 发表于 2009-10-7 03:2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平坝洞奇观


来源:金黔在线
人说入土为安。平坝桃花村的苗族同胞不这样想。从唐代以来,这里的刘姓人家开始把祖先的棺木抬进高高的崖洞,把躯体悬在幽深的山崖洞穴,将灵魂接近蓝天和绿树。最后一具棺木抬进不到一年崖洞葬在西南并不为奇,贵州分布犹广。让人称奇的是平坝苗族的这一古老丧葬习俗,历经岁月更替,没有间断和改变。跨越唐、宋、元、明、清1200年的历史。至今,这个古老的习俗犹如一段完整的历史,被整齐地安放在距平坝县城约20公里的桃花村下坝苗族棺材洞.最后一个棺木在去年12月被抬进棺材洞。桃花村村支书杨怀珍告诉记者:“死者为桃花村原村支书,是自己的丈夫,名为刘潮生,享年50岁。”杨怀珍说,丈夫“上山”那天还举行了奇特的祭祖仪式。66岁的老“鬼师”刘新知支持整个议事。杀牛、猪和鸡,数百刘姓族人从六寨聚集而来。阵阵笙歌,妇女们围坐在地上雕花刺绣。“鬼师”边念边喊,请来先逝的“祖宗”吃好吃的,告诉他们又一位族人来了,请家来把他“接”去。接着,家吃了、喝了,壮年男子就抬着棺木上山。不知何时起,桃花村的刘姓苗胞就兴起这奇特的祭祖仪式,并延续至今。据村里的老人说,以往,桃花村的刘姓老人死后多葬在棺材洞内。随着时间推移,埋葬方式可自由选择。在“城里”表示要崖洞葬,而在“乡下”则表示选择土葬。老人、儿童以及进入刘家的媳妇都有资格进入“城里”。奇怪的是,多数人都喜欢在“城里”,都说里面风景好。一位人类文化专家这样描述:“放进去,一个生的希冀,一个死的宿愿,形成了一种苗家人文化。试想,有什么比叶落归根的意愿更强烈?”每年清明,这里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用土漆将先人的棺木漆亮。由“寨老”宣布“族规”。最后,所有族人在山上吃“社饭”。桃花村800刘姓人这里安息村里的老人掐指一算,前前后后已经有800多刘姓人的棺木被抬进洞内。他们为何来到这里?这种古老的埋葬习俗为何而来?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崖洞葬,即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崖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关于平坝崖葬习俗由来,记者听说一个故事。据说,很久前,桃花村有一对热恋的苗族男女青年,每到傍晚,伙子都要到姑娘家的木楼下吹口哨喊姑娘出去“游方”,谈恋爱。一天伙子喊了一夜,不见姑娘。第二天跑进恋人家门打听才知,姑娘前一天上山做活回家,因饿,偷吃一个鸡蛋,被噎“死”了。按家族规定,人死得“不干净”不可厚葬。姑娘家人急忙把姑娘抬进了附近的一个山洞。后生在洞内抱着爱人哭,偶然间把鸡蛋弄出,姑娘“活”过来。几年后,他们双双带着儿女归娘家。至此,村里人认为那洞是一个有灵性的风水宝地。传说终归传说,古老的崖葬似乎因此开始。来到棺材洞,从种满油菜的一片平地远望,它神秘而幽深地嵌在群山连绵的悬崖峭壁之上,但四周峰峦叠嶂,藤条盘曲,距地面约十七八米。站在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各式棺材间,洞内凉风习习,很干燥。洞深近40米、宽14米,洞顶最高点达15米。洞所放棺木有船形棺、圆木棺等。棺材的堆放,是按照死者在家族的分支进行排列的,不分男女老幼和辈份,一律以死亡年代的先后顺序往上堆放。叠得最高的有10层,每层最少有3到4具,多的达7到8具。棺材洞曾遭遇不少劫难。1999年刘恩仲等几名“寨老”在洞口下方砌上围墙,装上洞门,并召集族人开会定规,不论是祭祀还是参观,在此都不能吸烟,不能移动棺木.
这是目前我省数十个棺材洞存放棺材最多的棺材洞,堪称棺材陈列馆。越往内走,棺木年代越久远。从那一盒盒叠放的棺柩,细细寻觅,幔下青藤,积着岁月尘埃的瓦罐,芦笙曲好似仍在洞间回荡。那密密排放的,阴森森的何止是洞葬的一地棺柩?洞口朝东,据说因为祖先来自东方,这一年年堆积进的棺木积成了回归故土的守望。有历史专家称,这是“苗族文明进程的见证”。据《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平坝“棺材洞”清理简报》:“这对于贵州崖洞葬、葬具形制变化和时代、分期有着重要意义。”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资源这一洞葬奇观,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1987年,我省考古专家就对此进行了考古清理。出土量遗迹,后经科院地化所对该洞第516号船形棺进行碳素标本检测,证实该棺材洞在唐肃宗时代就已开始启用,距今1200多年据《贵州田野考古四十年》《平坝“棺材洞”清理简报》:“此次清理发现了丰富的蜡染制品,共10余件。其图案之精美、内容之丰富,都可说是少见的。特别是彩色蜡染百褶裙,主晕图案构图模拟的是早期铜鼓上的鹭鸟纹,画面、线条流畅、着色不多,但颇具情趣,再配以刺绣挑花,更是生趣盎然。从蜡染发现的规模来看,在我国考古工作尚属首次,对研究古代蜡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一批宋代苗族鹭鸟纹彩色蜡染衣裙,堪称稀世珍宝。其彩色蜡染为我国最早,其工艺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神秘的棺材洞不仅引来外专家学者的极关注,许多探访神秘习俗的游客也纷纷前来驻足。桃花村的村民发现:这老祖宗的遗物原来也是“宝贝”。桃花村村支书杨怀珍正寻思着怎么发展村里的经济,棺材洞作为文物旅游资源被他们好好地守护着。记者到棺材洞采访,见下方砌着一堵墙,墙嵌着一扇木门,六把锁严实地把门“看”着,要六个寨子持钥匙者同时聚合门方开。棺材洞被村民视为不可多得的资源,他们保护它,准备发展旅游经济。乡里也成立了齐伯旅游公司,这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旅游线作为重点旅游线推出。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bellaygabler 发表于 2009-10-7 04:40:14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崖洞葬的方式奇特,在苗族的风俗历史上可算得一齐啦!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bossy38334 发表于 2009-10-7 05:58:24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但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风俗!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victorsoaper 发表于 2009-10-7 07:16:3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织金那边也没有!不过,如果现在还在实行这种办法的话,可以量节约耕地——农村!

20

主题

79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jerrybani6 发表于 2009-10-7 08:34:4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边也没有!

18

主题

9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asirlunt43 发表于 2009-10-7 09:52:54 | 只看该作者
太神奇了,虽然是转载的。

23

主题

107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thumpdept6 发表于 2009-10-7 11:11:04 | 只看该作者
是转载的。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ebonyharped 发表于 2009-10-7 12:29:14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个好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