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9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响力》对话中共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余炳武新解“司岗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injuryhonkey 发表于 2009-10-11 18:3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yndaily.com  2006年12月13日 18:02 云南日报网

 
  引  言
  走进沧源,撞击耳目最多的字眼便是“司岗里”。这里有司岗里歌舞、司岗里书画、司岗里大道、司岗里酒楼、司岗里大溶洞等等。在沧源,“司岗里”无处不在,似乎已成为一方地域的形象代言词了。
  追本溯源,“司岗里”是佤族著名创世史诗里的最核心用语,其初始原意为“护育人类出来的东西”。于是“司岗里”成了佤族专有名词,佤族便是司岗里民族,并不断孕育出神奇深厚的“司岗里文化”。到了今天,人们对“司岗里”的释义仿佛早已超越了原始具1象之物,所融入的内涵日益走向广博,并闪射着鲜亮的时代光焰。
  近日本刊记者就沧源县的发展话题,与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余炳武进行了一次零距离对话,这位县委领导人的发展观里,就相伴着难解的司岗里情结和特有的司岗里新解。
  
  《影响力》:余书记,据说你是外来干部,却有着很深的司岗里情结,今年“五一”节期间还挂帅办了沧源“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并亲自创意定名搞了参与性很强的“激情司岗里、狂欢摸你黑”主题活动,吸引了上万游客。能谈谈司岗里文化对你探索思考沧源的发展思路有什么影响吗?
  余炳武:你们提的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讲,一种地域文化总是传承着其远古政治、经济、信仰、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原始基因,也积淀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在少数民族地方做领导,了解和熟知当地的文化根脉是十分重要的,是认识县情和把握县情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我看来,“司岗里”是围绕一个远古创世传说不断演化发展的民族文化体系,其文化元素体现在佤族人民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司岗里文化”是使我的心灵走近沧源的桥梁,是我与沧源佤族干部群众结下深厚感情的重要纽带,它让我看到佤族人民勤劳、朴实和负重奋进的品质和精神,对我探索思考沧源的整个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帮助作用。而且我越来越感觉到,“司岗里文化”本身就是沧源最大的、独具唯一性的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对于盘活当地诸多潜在的旅游和佤族民俗风情等资源都有巨大的凝聚作用。因此,“司岗里”总在扣击我的思维和情感,说我有“司岗里情结”一点没错。
  
  《影响力》:这么说,“司岗里文化” 很像几何学里画的“渐开线”, 是以一个“创世传说”为核心不断扩大而不会封闭的圆。那能不能这样理解:这个圆的文化内涵已日益丰富,融汇了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伴随时代发生的诸多变迁?
  余炳武:你们的想象力真好,这个比喻很形象。在佤族人民的创世传说里,“司岗里”的原意是“护育人类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充满灵性的“护育器”。在佤族先民对自然实体和女性的崇拜中,有人把它理解为洞穴、葫芦、女性生殖器等。也可以说“司岗里”是创造和呵护人类不断奋进和发展的神灵。至今,“司岗里”在人们的意念里日益抽象化了,演化为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域空间,演化为一个日益丰厚的民族文化体系。然而,我们始终感受得到“司岗里”活力四射的文化基因,那就是一种向往发展,不断创造、奋进的精神。
  
  是这样,创造了司岗里文化的沧源始终在追赶时代的脚步。回顾历史,沧源佤族人民在共产党的指引下,于上世纪50年代迅速从原始社会末期直过到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社会形态的大跨跃,这里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真实写照了全新的佤山。如今,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催促中,沧源县又在谋求新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县进一步更新观念、调整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强基础、调结构、育产业、兴科技、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大跨跃。我相信,在新时期“司岗里文化”一定还会被赋予新的时代色彩,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解读内涵。
  《影响力》:是啊,没错。记者在采访中似乎已感受到了“司岗里”的时代脉博,近几年来沧源县在新农村建设、优势骨干产业培育、城市建设发展等方面都发生了大变化。余书记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沧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呢?
  余炳武:可以。沧源县位于临沧市的西南角,西部和南部与缅甸相接,全县有17万多人,佤族占总人口的85%以上。境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以及独特的佤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有着较大发展潜力。但同时也要看到,沧源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多年的发展中,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其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整体发展水平缓慢,总体上沧源还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佤族自治县。通过多年的努力,到“十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25:38。
  
  针对沧源的县情,我深深感到,本世纪头二十年,对于沧源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为加快沧源的发展,2002年,全县针对过去存在的封闭保守、等靠要、只讲稳定、不思发展等落后观念,开展了一场多种形式的“思想解放大讨论”,积极推动广大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营造人人思进取、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的基础上,县委提出了一个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把沧源建成以绿色经济为代表,以佤文化为品牌,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资源开发比较科学,产业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较快,各项社会事业较为进步,社会更加和谐的中等发达县,使全县基本实现小康。在今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实现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40: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
  
  《影响力》:从县里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十一五”发展指标看,对于沧源的确是一个跨跃式的大发展。那么,县里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什么?又有哪些重大战略举措呢?
  余炳武:说起新思路、新举措的形成,那是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带来的结果。沧源县“十一五”期间要坚持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两大战略,做好三个结合,实现四个突破,推进六项工程,全面发展小区域经济,努力构建和谐沧源”。
  “一个目标”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战略目标;“两大战略”是指沿边战略和沿线战略;“三个结合”是指山坝结合、内外结合、长短结合;“四个突破”指的是交通、城镇、工业和文化旅游业有突破;“六项工程”是抓新农村建设工程、特色农业立县工程、优势工业强县工程、佤文化活县工程、招商引资工程和劳动者素质培训工程。
  “十一五”期间,沧源县三次产业的发展重点也有新的考虑:一产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农民户均有一院安居房,人均有一亩高稳产农田,有一亩经济林,有一亩用材林,有一头大牲畜;二产巩固蔗糖,做强建材,主攻矿电;三产全力打造佤文化品牌,大力培育民族文化旅游产业。
  《影响力》:哦,对了,记者这次在沧源佤山踏访,最令人震撼的便是那一片片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红艳艳的佤族新居了。从余书记的介绍中,我们也发现沧源县在抓第一产业的“五个一”工程中,突出地把佤山的“安居工程”放在了首位。然而安居工程似乎并不属产业范畴,余书记对此是如何思考的呢?
  余炳武:对这个问题,我的理解很朴实很简单,安居才能乐业嘛。我想,司岗里文化积淀的是一种自我发展的民族精神,自从人类走出洞穴的时候起,“安居”便是他们继续生存繁衍的首要工程嘛,并在创造中形成自有的风格。只是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所限,长期生活在山区的佤族群众,过去的村寨大都传承习俗建成简易而密集的杆栏式茅草房,村寨房舍拥挤,人畜杂居,仓储受限,火灾安全隐患较大,造成生产生活中的诸多不便。特别一遇火灾,财物受损严重,常常只能举寨迁移。因此,实施新的“安居工程”是佤族群众的愿望,其意义并不只是单纯的改变居所面貌,而是与助推生产发展、吸纳现代文明紧紧相联的龙头工程,也是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工程。因此,我们在规划建设新佤寨的过程中坚持“四靠”原则,即,靠交通沿线、靠城镇、靠坝区、靠产业基地,其目的就是要让新佤寨建设与全县的优势产业基地开发、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从文化角度讲,如果说司岗里文化总是在不断丰富的话,那么,佤山新兴的安居工程便是这文化体系中最直观的鲜活元素。从2002年底以来,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需改造的2.1万户茅草房,现已完成改造1.7万户。新建的佤寨农舍都是保留佤族风格,建成砖木结构的杆栏式红瓦房,其中相当部分用的是红色琉璃瓦,户均面积在80至120平方米,有效实现了人畜分开,厨厕配套,水电路均通。近两年,全县又结合“三村”建设(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以安居工程为龙头,综合推进村社的优势产业培植、生态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有效促进了佤族村寨综合面貌的改变。
  是的,这几年沧源出现了很多佤山新寨,不少外来者都会为那“青山绿水片片红”的景观感慨。而当地群众感受更多,不仅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得以大大改善,而且随着牲畜厩圈的改造扩大,已有效拉动了佤山牛、猪为主的优势畜牧业发展。
  《影响力》:说到产业发展,记者已直观地看到,如今沧源境内正按统一布局由东至西成规模种植茶叶、甘蔗、木薯、橡胶等作物,似乎已构成一个鲜明的特色产业带。由此我们很想知道,沧源目前发展县域经济的整体格局是什么样呢?
  余炳武:说实话,我个人对“县域经济”这个词提及得很慎重,县域经济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易破解得很精彩的课题,涉及到县域资源配置能力、产业的互动、内外市场互补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沧源,我们结合本县实际所强调的是“特色农业立县,优势工业强县,佤文化产业活县”。
  
  你们看到的没错,在农业方面,近几年我们依托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按海拔高低从东至西布局不同的特色作物,重点是“东部种茶、中部种蔗、西部种胶”,并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走产业化之路。目前全县正全力推进“5·8”产业基地建设,即,在“十一五”期间,发展达到8万亩高优茶园、8万亩高优胶园、8万亩高优蔗园、8万亩木薯和8万亩泡核桃的种植规模。目前,通过招商引进和壮大了一批茶叶、木薯、橡胶等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工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是围绕“巩固糖业,做强建材,主攻矿电”这个重点来抓。随着新芽河、南板河、勐董河等电站的招商开发,全县新增装机2650KW;去年招商投资兴建了年产设计规模5万吨电解锌的矿冶企业;同时,采取多方面措施,进一步优化和做强水泥、砖瓦等优势建材业。在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上,我们也作了许多思考,目标是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求发展,真正打造出一个能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司岗里文化产业”来。
  
  《影响力》:余书记刚才所提的“司岗里文化产业”是个大创意,这意味着对沧源佤族文化资源的大开掘、大整合。但我们知道,资源优势要转化为产业优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能不能就此谈谈你个人的基本思考?
  余炳武:提到这个话题,我的确有些想法,就多说几句。应该说,近年来,对于沧源佤族文化的挖掘和宣传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在外界一提到佤文化、提到“司岗里”、提到岩画,人们很容易就与沧源县联系起来,特别是提到“司岗里”,好像已经成了沧源的地域文化品牌。然而,公正客观地看,沧源的佤文化,目前还远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只是为提升沧源的知名度起了些作用。我个人的观点,真要打造出一个红红火火的“司岗里文化产业”,这中间有几个问题一定要处理好。
  

  一是正确看待文化的“原生态”和“原生地”的关系:当今都市里的文化消费者,其审美取向出现了返璞归真,原生态的东西成为追求时尚。然而在我看来,严格意义上的原生态文化是搬不进大都市的,进都市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掺进了点包装成份,从数量上讲消费者也只领略到很少的部分。就以佤族文化而言,沧源的岩画是拿不走的,佤族的剽牛、“狂欢摸你黑”、以及众多民俗民情也是拿不出去的,因此,我们发展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产业应该立足于原生地,在集中推出一些重点文化精品的同时,要以村村寨寨为载体,把表现佤族人民生产生活最原生态的歌舞、风情民俗以及传统工艺品等就地“卖”给外来消费者,让当地广大群众真正从文化产业中普遍受益,增收致富。
  二是科学处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换句话说,这是个涉及到展示与体验的问题。一个拥有资源的地方要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当然首先需要带着一些可带产品走出去对外展示和宣传,并尽可能实现商业回报。但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是不够的,在很大程度上讲,这还是在投入,没有多大商业回报。应该看到,人们对民族文化的消费,更多的是在原生地独特的节庆、民俗、歌舞、餐饮等活动中实现的,是一种体验性很强的消费。因此,科学的做法应该是一边“走出去”展示让人知道,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把消费者“引进来”,让其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全方位、立体化的消费,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带来产业效应。
  沧源县就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政府和民间都搞了些佤族歌舞演出队伍走了出去,起到了很好的佤文化宣传展示作用,但总体经济收益并不大。据了解,全县有2000多青年男女在全国不同城市的旅游、餐饮场所搞佤族歌舞表演,但每人的月均收入不过1000多元,这与佤族丰厚的文化资源所应产生的经济回报是不相称的。所以,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走进沧源,真正把佤文化产业做大,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思考的事情。
  三是切实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与文化“双双飞”:文化与旅游业是一对分不开的“连体儿”,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没有旅游的文化是缺失载体的文化。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能搞两张皮,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沧源县地处边境,生态繁茂,气候湿润,风光宜人。境内拥有灵山秀水、奇峰异洞、抗英誓址、原始佤寨、岩画、缅寺、口岸,以及丰富而独具个性的佤族歌舞、餐饮、风情民俗等旅游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都能在科学的整合中得以利用。总体上说,沧源的文化旅游业就是要以彰显佤文化为核心,打造个性突出的主体文化旅游精品。同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旅游线路,有效展示特色人文景观,盘活以佤族村寨为载体的众多原生态佤文化资源,并形成“一寨一品”的多元化“佤寨乐”文化旅游产品。目前,沧源已展示给外界的翁丁佤族原始村落、激情司岗里狂欢节、佤山黑旋风艺术团、司岗里大溶洞、岩画群落等已对外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带来了一定量的消费群。另外,沧源近年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也十分注意突出地域个性,彰显佤文化色彩。相信沧源的文化旅游业会火起来。
  《影响力》:是啊,提到城市建设发展,我们发现短短几年间,沧源这座边陲小城明显地长大变美了,既充满现代气息,又洋溢着浓厚的司岗里文化氛围。你能具体谈谈沧源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吗?
  余炳武:不是说城市是一个地域最大的门户和名片么,并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辐射和拉动功能。近几年,沧源是加大了县城的建设发展力度,并注意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佤族是一个自古崇拜牛的民族,自身也有着强烈的负重奋进精神,因此,牛头图案是司岗里文化的一大形象化标志。我们在打造兴新的沧源城过程中,力求彰显的就是一种奋进精神,在众多建筑物上都能看见牛头的图案,你们在新建的民族文化广场看到的“九牛爬坡”大型雕塑,就是整个城市最大的标志性建筑。可以说,如今外来者一走进沧源,就很容易直观感受到“司岗里文化”的气息。
  回顾“十五”期间,我们是围绕“打造佤族文化特色的边境园林城市”这一定位来建设和经营城市的,并采取以地筹资、招商引资、盘活国资、吸纳民资等方式,完成了县城房屋特色化改造包装和亮化工程,兴建了民族文化广场、司岗里大道、佤山王朝酒店、以及综合商贸城、住宅新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市政设施,整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比“九五”末净增了1.1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司岗里文化园”,这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佤族原生态民族文化园,将成为沧源司岗里文化产业的一大基地。我有一个理念,在沧源谈经营城市,首先就是要把县城本身作为经营司岗里文化产业的大载体,让城市最大化地产生文化附加值。
  结 束 语:
  余炳武的一番话,让记者领悟了“司岗里文化”最大的现实内涵——创造、奋进、发展。我们分明地看到,沧源县近年在加快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确立发展思路,在破解“三农”问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佤族文化品牌以及经营城市等方面,均有精采动作,促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本刊记者杨剑锋蔡侯友/文 影响力第十八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