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365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说,酿就生活的芬芳(散文)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14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pixboules1 发表于 2009-9-19 08: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经意间,发现我们都生活在传说中。  远到人类起源,女娲以泥做人,近到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迁徙繁衍;大到洪荒宇宙,太阳月亮甚或一颗星星,小到我们周围的山水村庄,一草一木;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玄幻至上界天庭,神仙鬼怪,实用到我们的吃穿住行,甚至是麦米稻黍,还有喝的酒……   细思这些传说,虽虚无缥缈,难以“眼见为实”,但却大都美好又动人。  这些传说,内容之多样,感情之充沛,也表现了人类想像的丰富,追求的多元。  自然,这里就有人们对世间正义、刚强、善良、贤淑等的赞美向往,有对现实中无法实现而又祈盼的个个愿景。  想起小时候,在山区的家乡,村后有条黄崖沟,沟坡上长满酸枣棵。村里老人说,当年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领兵征战,路过此沟,不想被酸枣棵的倒勾棘针刮破了战袍。他回头一看,随口说:你这棘针要是直的,不就没事了?天子一言,酸枣棵也得听。从此,这条沟的酸枣棘针就直着长,家乡也就有了句歇后语:黄崖沟的棘针——没有勾。  居住生活的淄川区,古时称“般阳县”,有二十四景,其中一景叫“赵断沟”。赶去一看,这沟地处淄川区寨里镇南黄村,一条山沟,怪石悬崖,树木葱郁。传说,当年赵匡胤征战时,被敌军围困在此,眼看水断粮绝,陷入绝境。他在这山沟悬崖下的山洞躲藏。这天,眼看突围实现转机的希望渺茫,坐在山洞中的赵匡胤一筹莫展,问他的军师:何日可摆脱困境?军师掐指一算,说:太阳照到这洞中你身上之时。赵匡胤抬头看看洞顶,在这有二十多步深的山洞中,太阳从早到晚,围山沟转一圈,啥时也不会照到这山洞中啊,看来难有出头之日了!正当此时,忽然天起乌云,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空一声炸雷响过,洞顶山崖断裂,几块巨石,轰然塌下。待尘土散尽,忽见天上云散风停,一道阳光,从那刚塌下的巨石缝隙间,直射进山洞之中,照在赵匡胤身上!此时,山沟外人嘶马鸣,喊杀声起,援军来到,赵匡胤带领残兵败将杀出重围,起死回生,几经征战,终成一代君主。山沟从此有名“赵断沟”,成为淄川古县一景致。  不想,日前,来到离赵断沟百里之外的高青县,参加淄博市百位作家大型采风高青纪行活动,却又见到了另一处更加别样的景致,听到了有关赵皇帝更加令人动心的传说:板倒井。  传说:当年赵匡胤率军打仗,一日来这高苑县(现属高青县)高城镇的西关村,正是天热人乏,口渴难耐,四处寻找水源不着,只见那古狄城遗址的一面山坡上,有口大井,赵匡胤不待汲取,伸开双臂,将井扳倒,清泉涌出,人马痛饮,军队土气大震,勇气倍增,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等帝业成功,赵匡胤遂赐名“扳倒井”,号称“大宋国井”。以井泉所酿美酒,也以井名,流传至今。这“扳倒井”,也成为古高苑县的“八景”之一。  这板倒井,就在现在山东扳倒井集团的院中。“扳井倒流迹传宋祖,酌泉酿酒名重高青。”现在的扳倒井酒,岂止是名重高青?全国唯一的井窖工艺、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的最大酿酒车间、全国第一位品酒状元,使扳倒井集团,在全国有了无可争议的名望。  因了这传说,使一种常见的白酒,承载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酿就了这酒独特的醇厚香浓。  珍惜这传说,使扳倒井人将白酒的酿造,做到了一种极致,国井美酒,芳香溢神州。  传承这传说,走进扳倒井,现代化企业,现代化管理,处处可见高青人追赶时代的进取风采。  一口井扳倒,一种文化、精神、气概立起,至今不灭。一座企业崛起,一种品牌创立,传说与现实,是如此紧密融合在一起!  由此才知,这代代口耳相传、不离我们左右的传说,蕴含有丰富的国运民生、历史文化、向往追求、理想念、祈福愿景这数不清的“微生物”,历经千年“发酵”,深蕴民间,五味俱陈,才使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一元,清淡味寡,才使我们人类,百里能相通,千里有共语,才有人们精神上的丰富,物质上的多样。  是传说,酿就了我们生活的醇厚芬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