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革命是一道伤口

2013-01-28 15:56:2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萨苏:革命是一道伤口

编者按:辛亥革命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它对整个亚洲和世界格局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从全球视角来观照,值此辛亥百年纪念之时,本报特专访雪珥、陶短房、萨苏、石约翰四位海外学者,以为读者们展示一个更立体的辛亥革命。

即使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萨苏也仍在写作,一手托笔记本一手打字,被人群挤来挤去,堪称一景,几站地过去,上千字的文章便已写好了。

萨苏是位勤奋的历史作家,在抗战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理工科背景、多年外企工作经验、在日本长期生活……这让萨苏的视角异常开阔,他口中的辛亥,不仅是一段往事,而是与当下紧密联系,百年辛亥,百年中国人的自强梦,它的一切迷茫与挣扎,一切坚持与希望,其实仍未随风消逝,它依然在启迪着我们,照亮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日本的旧书涨价了

北京晨报:今年是辛亥百年,日本社会反响如何?

萨苏:影响没国内这么大,辛亥革命是中国人的事,普通日本人不关心,日本有一些学术研讨会,但也多是中方倡议。如果说最大的反响,是旧书市场上辛亥题材的书大涨价,比如《中国革命记》,是日本人1912年写辛亥革命的书,去年一套不过3千多日元,现在得1.5万日元。

北京晨报:涨这么多?

萨苏:也不是都在涨,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涨了,间接相关的没涨。前几天我还买了一份1911年11月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号外,大概有《人民日报》两版那么大,专门报道辛亥革命,当时局面尚不明朗,所以一边是革命者的照片,另一边是清朝各王爷和大臣的照片,中间是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这个资料后来我赠给作家梅毅(笔名赫连勃勃大王)了。

日本人为何沉默

北京晨报:辛亥革命似乎与日本关系很深?

萨苏:是的,一是革命党以日本为基地,一是留日学生革命热情最高。

北京晨报:为什么当时日本政府没公开支持辛亥革命呢?

萨苏:当时日本政府很犹豫,甲午战争后,中日外交有过十多年黄金期,清政府表示要向日本全方位学习,虽然海军立了“甲午耻”的牌子,但整体上还是把仇恨埋在心中,以开放的态度,主动研究日本,清廷对立宪政体也表示出极大兴趣,此外,当时清朝官员普遍认为日本人也是亚洲人,应该联合起来对抗欧美,他们没想到后来的21条、抗战等。在日俄战争中,曾在甲午战争中坚持作战的马玉昆暗中帮助日本,为表示感谢,战后日本还送给慈禧太后一艘小火轮,叫永和号,至今还停在颐和园。所以,日本政府不便表态,采取的是静观其变的态度。

上一篇: 樊锦诗的书房

下一篇: 黄竹三:独辟蹊径的戏曲考古人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