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祥明的八本原藏旧书

2013-01-28 15:56:29 作者:阳化杰 来源: 浏览次数:0

袁祥明的八本原藏旧书

花天价一次从从仙桥旧书市场买回这8本旧书,翻阅一过,只见每本都用清秀的蓝水笔签上了“袁祥明”的姓名,有三本还钤上了“袁祥明”三字的红色篆文名印。除一本外都写着“初版”二字,有几本还留着批注。袁祥明的这8本原藏旧书全是1956年至1958年间从上海古旧书店买到的,分别写有准确的购买日期,如“1957年12月29日购于上海旧书摊”之类。

我没有去“百度一下”,所以无法知道“袁祥明”这位半个世纪前买过这8本旧书的人之生平事迹。但我敢断定,这个袁祥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研究者,说不准还是大学文学教员,至少也是痴爱“民国旧版”文学图书的读者。这,在巴金《短简》一书的批注中可以印证。

1949年4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的《短简》,是巴金主编的那套多达160本的著名的“文学丛刊”之一。袁祥明是1956年12月9日“购于上海旧书店”的,除了在扉页标明“初版”、标记购书时间地点,还钤上了红色三字篆文名印。让人感动的,是书中每一篇文章都被袁祥明查出并写上了原刊杂志及其期数,如《我的幼年》标题下写“原刊《中流》创刊号”、《我的几个先生》标题下写“原刊《中流》一卷二期”、《关于〈家〉》的标题下补入带破折号的副标题“给我的一个表哥”,还注明“这篇文章是作者用来作过十版改订本代序”等等,而且在这些批注后都有“祥明”的签名,表示庄严。要知道,当年可是没有《巴金年谱》这类的工具书啊。

莫洛《陨落的星辰》是一1949年1月由社址在上海黄河路七十八号的人间书屋印行的。袁祥明很珍视这本书,在扉页用蓝色水笔写了“初版”,又用红色水笔签上自己的姓名“袁祥明”,还加盖两方名印,以示郑重。这本副题为“十二年来中国死难文化工作者”的《陨落的星辰》,很难买到,估计只印了几百本。我曾给莫洛写过信,请他复印这本书给我参考,忘了何以没有下落。现在终于得到了这书的珍本原件,实属书的缘分所至。这本书上的内容,有的不准确,如说吴伯箫已去世、如说章衣萍死于上海,都是道听途说。但那个年代,有人做这种工作,是值得钦佩的。

袁祥明1957年11月3日也是“购于上海旧书店”的“初版”《老牛破车》,其后曾被卖过一次,是卖给一个叫“朱季米”的人的,在“目次”页还有一方阴文闲章曰“但开风气不为先”。翻到扉页,上面的红色阳文篆印“无相厂”三字吓了我一大跳——原来这曾是施蛰存的无相庵藏书!我有这《老牛破车》的另一个后出的版本,但这个“初版”的封面是老舍用毛笔写下的该书的短序全文,虽是暗黄色,但字字清晰。我又得了一篇老舍文章的全份手稿,大悦。

1949年5月香港新中国书局印行的默涵著《在激变中》一书,袁祥明只写了一个购买时间和地点,购买地点仍是上海旧书店,购买时间为1957年11月10日。扉页上用笔反复涂抹隐去了5个字,原为“赠胡风梅志 默涵 五、廿七、”,现在只有“梅志梅志 五、廿七、”这几个字。六七十岁以上的文化人都明白这个涂抹的背景,当然是“胡风案”以及林默涵“出问题”这些事件。

袁祥明可能就是一位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于默涵这本《在激变中》书前白页上的《林默涵理论著作》七种,足以证实这一点,连夹在多人合集中的默涵著述他也给列出了文章原载处,这个细部工作只有学者才会做。

赵景深选、1934年10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印行的《现代日记选》,只留下“袁祥明”的签名和“初版”二字标注。这本书袁祥明看过,有他用红色水笔画出的竖杠。

1958年7月11日购自上海旧书店的孙伏园著《鲁迅先生二三事》,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沪一版”,袁祥明没有标明初版,除了签名和标出购书时间地点外,他在这本书的引言的最后一段中“姚蓬子”旁打了一个红色问号,不知何意。这本小册子,袁祥明读得相当仔细,像《惜别》一文,几乎用红色水笔画满了着重号。

厚部头的杨晦理论著述《文艺与社会》的购置,再一次证实袁祥明是做专业研究的人。这部厚达336页的理论文集的版权页很特别,是两页宽的纸折叠而成,左部六分之五都是出版这书的上海中兴出版社的出书广告,靠近装订线一窄溜儿才是版权登记,为1949年4月“沪初版”。在目次页的右上方,袁祥明写了“初版”二字。看来,这位袁祥明是看重初版书的。

全套十二册其中一册的《雪峰文集》1948年1月在上海由春明书店有限公司印行。袁祥明在这本书的封面的左上方空白处写下两个清秀的字“初版”,在扉页上钤了红色三字篆文名印,还用药水消释去了原藏者难看的两字繁体字涂鸦“圣听”。看得出,袁祥明也珍视这本书。我已有这套书中的《鲁迅文集》和《张天翼文集》,每本的封面格式是一致的,图案的风格也是一个系列。从叶圣陶日记中得知这套书的一些出版内幕,印象中似乎是梅林一手牵头,组织起来的。梅林为这套书反复地找过叶圣陶,叶圣陶摘要写入了他的日记。收入“文集”的人选,有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叶圣陶、巴金、老舍、丁玲、张天翼、冯雪峰、胡风,最后是为这套书奔走的梅林自己。

袁祥明的藏书,应该是一大批,不知是如何从上海流入成都的,很可能袁祥明是在成都度过晚年并死于这里,所以他的书才在死后散了出来。当然,即便我都见到了,也买不起所有的“袁氏藏书”。袁祥明的藏书都是珍品,保存得也好,那天我就因为囊中羞涩而主动放弃了太贵的三四本。(■龚明德:藏书家)

上一篇: 黄竹三:独辟蹊径的戏曲考古人

下一篇: 于丹:我就是一个文艺女中年

已有0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