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百余黔企争相牵手京东 冀望走出去之路更平坦

2014-01-01 22:42:54 作者:admin 来源:贵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百余黔企争相牵手京东 冀望走出去之路更平坦

    继去年8月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贵州制造”再次大规模“触电”。12月21日,京东商城贵州馆正式上线,首批712种商品“亮相”——</strong>

    百余黔企争相牵手京东

    冀望走出去之路更平坦</strong>

    ■核心提示</font>

    12月21日下午2点,京东商城贵州馆正式上线,62家企业712种商品成为首批“幸运儿”。这是继去年8月“牵手”阿里巴巴后,“贵州制造”再次大规模“触电”。</font>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贵州需要一个平台高、影响力大的电商企业,助力“贵州制造”走出大山;作为全国知名电商平台,京东商城需要从贵州发掘到特色商品,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两者在贵阳“牵手”中关村的大背景下得到了有效的结合,也促成了京东商城贵州馆的诞生。</font>

    上线28小时,下单交易额就达到2100余万元——京东商城贵州馆的“开门红”,让贵州、京东看到了合作的美好未来。然而,两者的合作愿景并不仅限于此。正如京东集团联席董事长赵国庆在开馆仪式上所说,京东集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贵州、贵阳的合作,在硬实力、软服务等方面寻求突破,努力打造一个汇聚贵州特色、展示贵州形象的电商平台。未来,京东集团还将立足贵州,通过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运营中心、本地商品采购中心等实体建设,进一步做好、做大、做强本地电商市场。</font>

    孱弱的贵州本地电商</strong>

    制约贵州制造走出去

    “贵州龙”一直在惋惜没有一个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平台助力企业“出山”。贵州龙膳香坊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文国政说,“贵州龙”的产品现在95%以上是在省内销售,市场一直受到局限,在走出贵州、走向全国的路上面临重重阻隔。目前,“贵州龙”的电子商务年销售额不到总销售额的2%。之前在电商领域也是“蜻蜓点水”,仅仅和美团、糯米等几家试行过一两次合作,但效果也不明显。</p>

    贵州本地的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均有限。据省工商局统计,2012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企业注册的仅有425家,电子商务企业技术管理人员800人左右,直接从业人员在1600人。贵州省电子商务总体处于起步阶段,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电商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贵阳市企业向电商领域拓展的步伐。“大唐高鸿电子商务和家有购物集团,是我如今能叫得出名字的唯一两家本土电商企业。”文国政说。</p>

    与“贵州龙”情况相似,贵州其他本土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窘境:企业有意愿,消费者有能力。然而,本土电商企业却面临市场困境,难以提供相应的市场平台。据业内人士透露,贵州“老干妈”企业在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中,有近八成的数量为贵州省外的电子商务企业在主导销售。</p>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