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瑙山下带领群众致富的村主任郎茂宣
2014-07-01 09:09:21 作者:穆泽刚 侯桂平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贵州松桃县甘龙镇马瑙山下的猫山村,一阵歌声从寨子里的小学传来,一栋栋整齐漂亮的小洋楼掩映在秀水青山之中,村民们谈论着猫山村村主任郎茂宣为他们脱贫致富想到的一个个好点子、好路子。
回乡创业,激活致富源头
2007年,在外面打拼多年的郎茂宣回到家乡,面对家乡依然贫困的现状,郎茂宣在经过短暂的彷徨与思考后,决定放弃在外面工作的优厚待遇,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08年,他投入75万元成立全镇第一家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当年就存栏生猪400多头,带动群众就业20人,实现年创收30万余元。猫山村村级班子成员觉得他年轻肯做事有思想,同年2月就推荐任村里面的统计员。
观念革新,正人要先正己
猫山村是该镇较为偏僻贫困的村寨,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村里的计生工作十分困难。
2009年3月,他率先主动到镇计生指导站落实了长效绝育措施,成了村里首个二女户绝育对象。父亲对他的做法伤心难过,爱人陈倩生气极了,郎茂宣为了稳住妻子的情绪,给爱人5万元资金到铜仁开了一家服装店。
爱人在铜仁生意,一边照顾和教育孩子,一边打理生意,服装店生意红火,爱人的思想观念随着心情慢慢改变了,久而久之,也肯定了郎茂宣的决定。
办理手术后,政府给予他一次性奖励6000元,同时创业方面给他相应的政策优惠倾斜。
拉动家人,带领婚育新风
未改变农村旧思想,郎茂宣又动员大哥郎茂进从广东回家落实长效绝育措施,于是他大哥也成了名副其实“二女户”,全村人对他更是“刮目相看”。有的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蔑视他,父母觉得在村里抬不起头,郎茂宣总是耐心的开导父母的思想,他说时代变了,我们要转化思想,才能发家致富,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在他的悉心劝说下,父母最后才稍有些理解了他的做法。
在郎茂宣的带动下,猫山村相继有4户办理了独生子女证,计生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两双”、利益导向和“三按月”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婚育新风进万家,全镇办理了二女户46户,独子户88户,放弃生育二孩52对,推迟生育二孩145对。
改善班子,走上致富之路
以前,猫山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慵懒散,村里工作没人理,村干部吃空响现象严重。现在的村班子精诚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办了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通村路拉通了,百姓摆脱了肩挑背驮的历史;自来水接到各家各户家里了;新建了便民桥,解除了父老乡亲挽裤过河时胆战心惊的焦虑……这是村民们对新班子的印象。
郎茂宣说,要想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班子必须团结,自己的能力要强,要说到做到,不然就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2013年,郎茂宣激活民间资金,开办全县第一家农民资金互动专业合作社——甘龙镇富通农民资金合作社。同年7月正式营业,目前已入股资金400多万,278户农民受惠,还解决了60人就业。“县里为我们合作社下达入股资金任务指标是300万,我们要争取突破1000多万。”面对下一步发展计划,郎茂宣信心十足。
2014年初,郎茂宣再次当选村主任来,工作比以前更忙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郎茂宣把猪场无偿赠送给了杨昌军,并帮助他联系销路卖了40头猪仔,同时争取到国家扶贫资金4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养殖场规模。杨昌军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在郎茂宣的大力扶持下,养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月纯收入达6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句话是郎茂宣的口头禅。从2008年至今,他已带动100余人就业,其中50余人实现致富奔小康。除此而外,郎茂宣还无偿投入20余万修通猫山村毛坯路,国家奖励他的“二女户”资金却送给了村里孤寡老人……
平凡而伟大,微小却感人。郎茂宣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一直在马瑙山下奋斗拼搏,正带领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铿锵前行。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