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者切莫失信于民
2015-02-10 14:00:42 作者:吴战海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往今来多少为官者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如果为官者与民心相背,失信于民,那政府公信力又从何说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从何做起?为官者切莫失信于民,老百姓才是衡量为官者清廉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往今来多少为官者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了这句话的重要性,如果为官者与民心相背,失信于民,那政府公信力又从何说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从何做起?为官者切莫失信于民,老百姓才是衡量为官者清廉爱民的一把尺子,才是政绩考核的真正考官。
春秋战国时,有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取信于民不是光靠嘴上说说,需要把承诺兑现,是不是真正的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利,需要的是付出实际行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办好事,进而取信于民。这就有了后来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对他的赞美与肯定:“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用心善良,取信于民,廉洁公正,自然能得到人民的支持;用心险恶,失信于民,腐败无能,怎能得到人民的拥戴?能取信千民,振譬一呼,扶者如云、像纲举目张,势如破竹。失信于民,尽管略有善举,但终无济于事。以此几句说明为政应公正廉洁,取信于民,切不可欺诈百姓,搞短期行为。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官者取信于民,不仅是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更是为官一方的执政需求,因为诚信本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贵州省松桃县永安乡 吴战海)
关键词:为官者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