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是我国法治建设新的里程碑
2015-06-19 09:16:52 作者:筑组轩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一次全会。会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将对党和国家的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要全面普及法制教育。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只有人人都懂法、用法,只有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才能顺利实施依法治国。因此,要在全社会开展普法教育,并且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通过普法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使百姓有事想到法律,依法办事;政府干事想到法律,依法行政。
要制定科学严密的考核机制。以普法教育为例,前些年一直都在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效果不理想,归根到底是考核机制不健全。因此,要把普法教育和中心工作一道进行部署,同步进行检查,同步进行考核。考核机制要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从计划制定,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年度工作考核等进行全面检查,形成良好法治工作氛围。
要健全完善服务平台。完善的法律服务平台,就是为群众提供快捷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使群众想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而申诉有门,而不是申诉无门或门难进、脸难看、是事难办。最终导致信法不如信访来得快,继而出现信访不信法,信大不信小,信上不信下的畸形现象,从而给社会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影响社会稳定。
要加强法制工作队伍建设。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还需要人去传播法律知识,去宣传普及法律,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法律工作队伍去落实。因此,要加强法律队伍建设。要创新法治人才培训机制,建设一支贴近社会,贴近群众。既懂法律,又善于社会管理的高素质的法治队伍,为依法治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要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依法执法,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因此,要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为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