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礼仪孝德文化

新“24孝”让尽孝有了时尚范儿

2015-08-16 11:22:1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近日,以“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定期为父母做体检”等尊老标准为依托的新“二十四孝”新鲜出炉。新“二十四孝”既是对子女赡养父母应尽之责的浓缩表示,更是对为人父母精神诉求的婉转表达。尽管新“二十四孝”对子女而言,并非社会担当的强调和在新“二十四孝”框架下的形式主义约束,其也未必能充分诠释孝道的基本内涵,但我们必须正视新“二十四孝”发出的“孝道”呼唤。

“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亲自给父母做饭”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而当以标准的形式来要求自己时,我们应当能够发现“孝道”的践行不需要我们气势恢弘的呐喊与规模宏大的态度,而是源自细节之处的体贴。这种体贴无关贫穷抑或富有,无关高贵抑或平凡,而是关乎亲情的充盈与阖家团圆的温暖。另一方面,“教父母上网,带父母出游”的与时俱进,显然成为子女更需关注的话题。为人父母者,是多么希望与自己的子女多多交流,能够感知我们的内心世界,并以一位长者的善意姿态谆谆教导我们少走弯路。但年龄渐渐老去使得他们思想与行为渐趋社会的边缘地带进而导致与社会脱节,他们难免因落寞而恐慌。而“二十四孝”其中简短的几条标准或许又是另一种暗示:乌鸦反哺,让父母的脚步跟随我们踏出时代的歌声。

细细品读“二十四孝”,恍然发现社会所倡导我们给予父母的,不正是他们在我们年少懵懂时含辛茹苦付出的缩影吗?他们担心我们吃不好、穿不好;他们担心我们身体不适、内心有郁结;他们担心我们学习差、没出息……没有人是教育其他人如何践行孝道的师者,我们只是面对这样一种提醒:我们需要爱的报答。

新“24孝”的伦理重塑和亲情缝合

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其中包含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教父母学会上网,每周给父母打电话,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几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只因它在亲眷疏离的情境下,击中公众心弦,引起不小共鸣。

在时下,孝道式微,愈发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普遍焦虑:“啃老族”盛行、虐待老人现象频出,俨然是孝道沦落的镜像;不少“街头秀”式的行孝,多流于形式,包括在成人礼上让孩子“磕头言谢”、母亲节让学生“洗脚示孝”,像是仪式化的道德路演,反衬出亲情反哺的贫乏;而“常回家看看”入法,更凸显了亲情交流、涵养不够的尴尬。

在此语境下,新“24孝”的出台,不是为了应景,而是指向伦理重塑的纠偏动作。它旨在通过孝行规范的传递,来唤回人们的孝道觉悟、精神认同,在积极倡导中,让行孝内化为子女们的责任践履和情感守候。

新“24孝”中,内容细致入微,既有“教父母上网”等与现代生活接轨的成分,也提及“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聆听父母的往事”的心理关怀。不少标准,颇具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如“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是对“常回家看看”的重申,即便难解老人的空巢之苦,至少可以慰藉他们的思念之情;又比如“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也是以仪式感化的方式,来激发子女的感恩情怀。

说起来,这些多是常识,蹈行之间并不难;可诸如此类的细节,恰是我们容易遗忘的。太多人因疲于奔命、忙于琐事,却无暇顾及父母,连一句问候都奢侈,直到父母离去,才追悔莫及,只可惜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多人因恶劳好逸,习惯了向父母索取;太多人因觉得煽情,而不曾向父母说出细腻的絮语……而新“24孝”,无异于一种警示。

如果说,在旧版“24孝”里,还有“埋儿奉母”“尝粪忧心”中的自虐劝谕,在助长着人格驯化之弊,沿袭了传统伦常中的封建性;那么,新“24孝”无疑注入了许多与时俱进的新元素。尽管“教父母上网”之类的准则,可行性有多少,还见仁见智,可它大体上弘扬了现代孝道的价值,对亲情裂缝而言,也是种缝合。

与其说,新“24孝”是在严以律人,不如将它视作伦理重构的一个切口。新“24孝”实质上是在框定“孝道坐标”,以和风化雨般的道德感召,来增强人们的孝心。它只是激励向善,无关道德绑架。

诚然,挽回失落的“孝道文化”,新“24孝”未必就能一针见效,它也无法填补养老保障的空格。但抛开“速成式”的功利心态,以渐进式眼光看待,它对孝心回归的助推力不容小觑。

多慰藉下老人的孤独心灵,多为他们实现几个夙愿,就是亲情守望与孝道承载。新“24孝”为伦理重塑提供了一道切口,但也必须嫁接在“人心”的沃土上——毕竟,行孝终需对责任感、反哺心的拥抱。

新24孝标准重在行为劝导

百善孝为先。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旨在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孝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维系着家庭伦理秩序,也构筑了国家道德基础,是个人趋向修身完美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备德行。为维系孝道不衰,官方将不孝行为入罪处刑;民间则著书立说,倡导行孝美德。元代郭居敬就由历代孝子的行孝故事,编录成“24孝”。

传颂至今的“24孝”教育了一辈又一辈人,也面临现代化进程的困惑。从“常回家看看”立法到北大校长跪母祝寿,这些掀起讨论热潮的话题折射出:在市场经济和权利解放背景中,传统孝道出现式微,一些人渐渐失去感恩之念和孝敬之心,有些地方还存在不奉养父母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孤苦伶仃的老人期盼的目光呼唤孝文化的重塑。

与传统24孝相比,新24孝有传承更有创新,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突出对老人的心理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行为指向性。但新旧之间的变化只在形式,其内在的精神统一。法治社会,外在行为的规则约束逐渐取代了内在的精神自律,法律与道德的分野让孝道很难再寻求法律保障。于是,一种规劝意义上的孝道行为标准,更有助于唤醒民间风尚。

其实,无论旧24孝故事,还是新24孝标准,都不是要用强制力去践行的法律条文,其深层价值在于背后的行为导向功能,旨在为年轻一代提供指引。所以,不要纠缠于24孝标准是否科学、是否有操作性、是否需要强制力保障,而是要找回孝的文化根源,找回用心孝敬老人的自己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维系家国精神的心理情感。

无妨把新“24孝”行动标准看成建议

百善孝为先。尽孝是每一个为人子者该做的。但在许多时候,尽孝已被大家所遗忘,有些人不仅不尽孝,反而虐待父母,这是社会道德所不耻的。尽孝需不需要行动标准?新“24孝”行动标准难道就是科学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重要。我们无妨将新版“24孝”行动标准看作是建议,对照自己的做法,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做一些让父母高兴的事,养父母身,养父母心,养父母志,养父母慧啊。父母的年事已高,我们还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啊,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是:子欲养而亲还在。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可对父母的情况却是一问三不知。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父母的结婚纪念日,不知道父母那些充满自傲的经历。我们只顾享受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但当父母年老了,需要我们给予他们爱的时候,却退却了。虽然远离父母有着现实的困境,但有些事情,完全是可以做的。比如为父母过生日;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定期带父母做体检;经常为父母拍照……这些如果用心去做,还真的并不困难。其实,细看这24条行动标准,即便是全部做到,也不困难。诚然,限于现实的条件,我们未必就能够逐一做到这24条标准,但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去找找差距,然后“修正”自己的孝行为,岂非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每个家庭的幸福是不相同的,每一个儿女对父母的尽孝方式也不一定是相同的,行动标准也恐怕覆盖不了尽孝的所有行动。但却不必据此“看轻”新“24孝”行动标准。我们无妨换一种心态和眼光看待,把其当作尽孝的建议,对照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孝顺,这或许才是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的真正意义所在。传统24孝早已与时代割裂,与现实格格不入,比如违背人伦的“郭巨埋儿”-—为了更好地孝顺母亲,不惜埋掉3岁小儿,这种畸形的愚孝实在可怕。与传统的24孝相比,新24孝贴近现实,扑腾着鲜活的时代元素,又不乏人文关怀与公民情怀,确实值得激赏。比如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等,都是对以往陈旧观念的突破。

发布新24孝行动标准,出发点无疑良好,但反衬出全民焦虑以及相关部门对公民不够孝顺的忧虑。这些人,相关部门为了倡导行孝,简直不遗余力。比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新增条款,要求“常回家看看”;中国伦理学会慈孝专业文化委员会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至6岁的中华小孝子;多地将孝敬父母列为官员道德考核硬性指标;北大推荐生标准增加孝敬父母,拒收不孝敬父母学生……如此强化孝顺,一方面固然是把孝顺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实中不孝子确实太多。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何况人乎?孝顺本应该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人伦的本能,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今天则有人说,“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尽孝”。

但为何仍有人不够孝顺或不孝,以至于不得不借用法律约束?再或者,为了让人们尽孝,不得不像教育幼儿园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一样,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告,如今又颁发新24孝标准,这是不是有些悲哀?

打量新24孝标准,笔者不免黯然,因为有许多难以企及之处,远远谈不上是一名合格的为人子者。比如,第1条,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第2条、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第7条,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第8条、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第11条、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都没有做到。没有做到分为三种,一是无法做、很难做到,比如经常回家;二是没想起来做,比如为父母建“关爱卡”、聆听父母的往事;三是不好意思做,比如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如果说不好意思做和没想起来做,可以及时弥补,而那些无法做到的,则是不能承受之重。甚至可以说,只要做到了经常回家或和父母生活一起,其他没想起来做的、不好意思做的,就迎刃而解。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流动型社会,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大量人口涌进城市,虽然跻身城市,但显然还没有足够的条件把父母接到城市,以更好地尽孝。日前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毋庸讳言,空巢老人已经被亲情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所困扰。尽孝、养老,表面上看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是单纯的民间叙事,实际上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与国家制度建设息息相关。没有养老体制的基本保障,没有户籍制度的深入变革,没有公共服务的健全,乃至于没有人性化的休假制度,做子女的想好好服侍老人,并不容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有基本感恩之心的人,都会也应该孝敬父母,即便没有优越的条件,也应该创造条件孝老。但是,如果配套条件充足、国家善政多一些,做子女的一定能更好地表达孝意。由此而言,新24孝为新时代做子女的提供了尽孝的标准,也为相关部门以及制度改进提出了要求。

让新“24孝”实至名归需多管齐下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论语中对孝道的阐述,到古代以孝治国的理念;从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再到此后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那些感人的孝道、孝德故事,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里,并积淀成极为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但不少人也注意到,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孝心教育”日渐缺失或受到冷落。有调查显示,现在子女对长辈的关注程度较低,对长辈的关心多停留在表面,实际行动较少,不少独生子女甚至很少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龄,经常对父母乱发脾气,也不知道如何孝敬父母。更有甚者,不奉养、虐待父母,致使老人孤苦伶仃,无家可归等咄咄怪事也时有所闻。

今次,闪亮登场的新“24孝”行动标准,在挖掘和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去芜存菁、激浊扬清,紧扣当下关注度比较高的“常回家看看”等社会现象“立项”、“设标”,号召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崇尚孝德孝行,使老年人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让人充满期待。扎扎实实做好这些基本的“规定动作”,不仅是子女回报父母的应尽职责和道德义务,也是现代社会的行为准则。

让新“24孝”行动标准实至名归需多管齐下:一是要强化宣传,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板报等,让新标准进校园、进单位、进家庭,家喻户晓;二是要自觉践行,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在“做”中感悟孝的亲情;三是要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能为了标准而机械地执行标准,只要父母安心、开心、快乐,那就是最好、最高的“标准”。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政策“护航”和单位“配合”文章。从政府层面来说,需正视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现实,设立专门的“孝子基金”,在法定假期之外安排一些“探亲假”,为“尽孝”提供政策支持和时间保障,同时修补法律漏洞,将那些引起公愤的不孝者治罪;从单位层面来说,应及时推出一些让员工履行孝心的新举措,在时间和金钱上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

常识告诉我们,有“孝”才能有仁、有义、有忠、有信。真正的孝心,发乎内心,重在行为,爱屋及乌。当务之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照新“24孝”,有则加冕,无则补之,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带着爱人,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成为常态。如此,新“24孝”行动标准才会实至名归,叫好又叫座。

关键词:时尚范儿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