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礼仪传统礼仪人生礼仪

古代冠礼的举足轻重

2015-08-16 21:53:3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人类社会诞生后,礼仪也随着人类文明渐渐成型,在氏族社会,曾经有一种是成丁礼,在为举办成丁礼前,一个人可以不参加生产活动,在到达一定年龄后,氏族会对其战斗生产生活能力进行考核,也就是成丁礼,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丁礼渐渐演变
 古代冠礼的举足轻重

人类社会诞生后,礼仪也随着人类文明渐渐成型,在氏族社会,曾经有一种是成丁礼,在为举办成丁礼前,一个人可以不参加生产活动,在到达一定年龄后,氏族会对其战斗生产生活能力进行考核,也就是成丁礼,随着社会的进步,成丁礼渐渐演变成了冠礼,虽然形式等有所改变,但其重要性却是有增无减,是人生中一个比较大的礼仪行为。

《礼记·冠义》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可知,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冠礼是家庭继承人的成年礼仪,是关系到家族的传承和发展的大事。古时如此郑重的仪式,必须在家庙进行。《冠义》解释说:“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有着以祖先的名义行礼的含义,也就是《礼记·文王世子》所说的“冠、取妻必告(告庙)”的意思。

日期确定后,作为冠礼的主人(将冠者的父亲),要提前三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请他们届时前来观礼。这一仪节称为“戒宾”,戒是告知、通报的意思。

主人再次通过占筮的方法,从所通报的僚友中选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加冠的正宾,这一仪节称为“筮宾”。冠礼之日,正宾必须到场,否则不能成礼,所以,人选一经确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宾家中作特别邀请。除此之外,还要特邀一位“赞者”,即协助正宾加冠的助手。通过占筮来确定冠日以及正宾的人选,都是郑重其事的表现,所以《冠义》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行冠礼之年,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有一定讲究。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说,六岁,教以数目与四方之名;八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九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十岁,离开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师学习“书计”(文字)、“幼仪”(奉侍长者的礼仪),以及有关的礼的篇章和日常应对的辞令;十三岁,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称为《勺》的舞蹈(文舞);十五岁之后称为“成童”,练习称为《象》的舞蹈(以干戈为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御车。经过七年的学习,也就是到了二十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基础,而且血气强盛,身体发育成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此时可以为之举行成年礼。成年以后,还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学习的内容,《礼记·内则》有具体的记载。

关键词:冠礼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