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学国学运用

企业管理是明明德的历程

2015-08-17 10:35:3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志在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于人道,人道以政为大。儒家经典著作中,一部阐明政道的书,称为《大学》,是儒家最为重大的人道学问。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是儒家管理哲学的总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志在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孔子的学问,主要在于人道,人道以政为大。儒家经典著作中,一部阐明政道的书,称为《大学》,是儒家最为重大的人道学问。大学提出三纲八目,是儒家管理哲学的总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字面意思是说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意思是“发扬光大”;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意思是“良好的,光明正大的”。就个人来说,明德指良好的“德行”;就社会而言,明德指良好的“德政”。儒家宣导修己以安人,明明德便是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良好德行和德政。

管理的根本原则,依此类推,也是以修己(管理者的良好德行)安人(管理者的良好管理行为)为历程的,明德以求尽乎为己之道,明明德以求近乎管理之道。

君子睹高远,行渐修,无时间断。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一个高标准(明德),逐渐完善个人的修治,从不间断。培养自己的优良品德,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完善自己的管理行为,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发展自己的管理眼光,甚至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如此则具备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良好素养,即做到了管理者的修己。

明德由心生,修己而安人。管理者修己后,让员工的思想上也逐渐提高(明明德),对企业的发展路线,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对企业的管理政策,对个人的发展前途以及对个人与企业的关系,都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则员工可以理解管理的行为,约束自我的行为,并能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一体而视,等同对待。使其明德于心则人心安,让心指引个人的行为则行为规范。这是管理的一种智慧,类似兵家的攻心为上,可达老子的无为而治。

管理是明明德的历程,良好的修己,是德行。良好的安人,即为德政。发扬光大修己安人的道理,便是明明德。有了这样的基础,企业便会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和向上的凝聚力。如此,企业发展便会无往不利。

关键词:历程企业管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