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践行依法治国精神
2015-08-20 15:08:05 作者:筑祖宣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伴随三十六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央明确了新时期十六字方针的升级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之江新语·弘扬法治精神,形成法治风尚》一文中曾经引用《商君书·画策第十八》“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明代大学士张居正也曾感叹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作风建设提振全党精气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
依法治国的必要性、重要性。一方面从苏共亡党亡国的启示来看,法治衰则党衰,法治亡则国亡。另一方面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领域广、范围宽、力度大,各项改革系统性、关联性强,需要依靠法治来分担改革风险,推进改革深化,巩固改革成果。个人理解我们的工作将由粗线条向精细化转变,才能适应新常态。
提高全民法治信仰。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以“全民守法”为着力点,力求从塑造法治信仰出发,破解“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的困局。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楷模。以上率下,心存对法律的敬畏,要将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要完善制度建设,杜绝“牛栏关猫”,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切实践行依法治国,有权切不可任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