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钙质— 六论为作风建设注入新动力

2015-08-25 15:17:00 作者:刘奇 来源: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党政办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有两年,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展了一年多时间,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于外在看,是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于内在观之,则是理想信念的筑底巩固。正是因为许多同志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有两年,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展了一年多时间,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于外在看,是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于内在观之,则是理想信念的筑底巩固。正是因为许多同志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感到,办事不卡壳了,政策能落地了,能掏心窝子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了。这启示我们,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则形聚。抓好作风建设,需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

改进作风,制度约束是外因,思想自律是内因,外因根据内因起作用。无论中央的纪律要求,还是廉洁勤政的制度设计,抑或是党组织的教育和提醒,都是来自外部的约束,能否在大家身上管用起来,关键要看能否唤醒每个人的自觉。思想生了锈,外在的约束便很难产生化学反应。由此观之,“不敢”“不能”和“不想”,“不想”最为紧要。作风改到深处,就要在思想和灵魂上动手术,让“不想”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当前,八项规定和各项党纪党规徙木立信的效果已经显现,我们需要做的,是往思想熔炉中持续添火,打好信念之铁、炼出意志之钢来。

思想上的革命最具彻底性,也往往阻力最大、转变最难。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有人还在眷恋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的状态;制度完善起来了,有人还在想着怎样搞点变通、捞点好处;“人往基层走”的导向形成了,但有人还是放不下官架子,丢不掉特权意识……现实表明,思想上的除旧布新不会一帆风顺,各种政治微生物的侵袭时刻不断。俗话讲,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清除思想尘埃,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刻也不能停歇。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观人染丝,禁不住感慨“染不可不慎也”。谁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思想世界难免受到环境的习染。正因为这样,树立理想信念,就要勇于接受工作的磨砺、社会的考验,放之于小事小节去涵养,放之于实地实处去锤炼。大包小包送礼上门,能不能拒之门外?老百姓事有急难,能不能有求必应、敢于担当?执法遇到打招呼、求人情,能不能一碗水端平?理念信念不是写在书上、贴在墙上的,来不得坐而论道、凌空蹈虚,惟有体现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党员干部方能平常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

关键词:钙质信念理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