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能下”把“下”做好
2015-08-27 09:34:33 作者:田如成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规定指出“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即是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等干部进行调整,让那些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庸官滑吏感到危机。
一直以来,领导干部的“下”,往往是严重违纪被降级、撤职,或因重大责任事故被免职等,又或者是熬到龄退休、或临近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的“下”。干部违纪失职“下”下来自然大快人心,熬年头、等退休的“下”却是政治资源的浪费。
为什么干部不作为的干部下不下来?因为在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好人主义、不敢负责的现象。有的工作平平庸庸,得过且过,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碰到实际问题,上推下卸,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为官不为;还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管百姓痛痒……这些干部涣散了党性,冷了人心,严重影响我们党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最终将影响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因此,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要坚决依照规定进行组织调整。
如何让为官不为者“下”下来?首先,要深思对不为干部“下”的执行力度软弱无力的原因。其次,要看清有为无为,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把群众的口碑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再次,要出台对“下”的考评办法,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公开公正公平的程序,要让“下来的人”心服口服。同时,探索更多的“下法”,安排好“下者”的出路。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把贪宫、昏官、庸官清除出去,我们才能根治吏治腐败,才能使党的干部队伍永葆青春活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坚强保证。
关键词:“能上能下”把“下”做好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