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015-08-30 20:46:39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领导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党员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事业的成败。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言一行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树立法治思维,养成法治方式,依法履职,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是自己的重要责任。

法治思维是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法治方式是在法治思维指导下的行为表现。法治思维决定和支配法治方式。如果有了法治思维,就会在遇到问题时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进行决策,运用法治方式进行工作。反之,就会下意识地运用人治的思维和方式去决策、去行事。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只有外化为法治方式,才能起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此,自己将从以下方面提高法治素养和开展工作。

带头学法。一方面,努力掌握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知法的目的、原理、价值追求、法治原则,深刻理解法律精神,重点掌握法定权力的边界、程序、责任等内容,消除权力本位和特权意识,培养带头尊法守法、依法办事、自我约束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坚决捍卫党章,恪守党的纪律,做遵章守纪的模范。

牢固树立法治信仰。一方面,要真诚的信仰、发自内心地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观念,内心敬畏法治、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权观,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真正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指南,深入挖掘、分析、识别与消除同法治背道而驰的父母官、指标性、情理型、维稳型等似是而非、掩人耳目之非法治方式,真正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

坚决守护法治底线。一方面,要将学法和守法有效结合,做到知行统一,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具体行为习惯做起,自觉用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维权与守法的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另一方面,在依法办事中只服从事实和法律,凡法律禁止就不做,凡法律提倡就积极对待,凡是法律保护就依法做,不以言代法、不以权压法、不循私枉法。遇到对法治有益而对自己可能有不利后果的选择中养成厉行法治的决心和意志,敢于排除各种非法干扰,对破坏法治的行为毅然决然地站出来,自觉做维护公正、诚信、程序、责任的社会主义法治守护者。

总之,要摆正位置,将学法、知法、用法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表率,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让法律公正实施,才能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才能形成人人信仰法律、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法治社会,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从而推进法治建设。


 
关键词:法治思维能力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