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服务赢民心
2015-09-16 09:01:15 作者:杨文敏 穆泽刚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群众是农村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是各种声音的发出者,也是我们驻村干部的服务对象,更是村驻得怎么样的直接评判者。古人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此,要想博得民心,获得百姓好口碑,干出成绩,驻村村干部就要付之于实际行动的深度实践,更要经得起长期考验、经久不衰、长立不偏的一种常态。
一是设身处地,身体力行。扎进农村就要立足农村实践,要把自己的才华悉数释放在驻村岗位上;要把改变农村贫穷面貌当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心系农村建设热情不改,情牵农村发展无怨;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作的满腔热情,要以忘我的工作作风和热情,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用真情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二是事务办理“零差错”。要随时组织开展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要做到政策熟记、业务熟练、执行细心、办事耐心,部分涉及专业领域的问题及事项,要求专人解答、专业办理,杜绝错误发生。
三是群众满意“零投诉”。群众前来办事,符合条件迅速落实、当场办理,不符条件的耐心解释、细心疏导,不论远近亲疏,不管贫弱强富,必须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你好相问、一张凳子让座、一杯热水相待、一句慢走相送,热情接待群众,实现群众满意“零投诉”,获得百姓好口碑。
四是贴近群众甘于奉献。首先就是要履职义务、放下架子、摆正位子、迈开步子、扎进农村。试想,如果我们不扎进农村、融入群众中去,与群众交心换心、同吃同住,换句话说我们连身体都没有靠近,贴心何来、奉献何谈?为此,我们要时刻把群众的疾苦和要求记在心头,要用诚心换真心,以“娘家人”的角色送关怀,用实际行动融到群众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走。
重点阅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