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上要先行一步

2015-09-22 18:13:43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战略,党委和政府既是领导者、推动者、也是实践者,正是这一最基本的要求,决定了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角色和作用,党员干部作为代表党和政府理政的群体,必须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主力和示范标杆的作用,先行一步,带头依法行政、依法理政,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好排头兵。

要在学法上先行一步。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是遵守党章的必然要求。《章程》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共产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性质要求不论是党员或党的组织,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开展活动。国家法律既是公民的行为规范,同样也是一切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作为党领导的数千万计的公务员队伍,就必须要自觉地把自己作为规范的对象,自觉成为依法治国的主体。“正人先正已”,公务人员要成为依法治国的引领者和带头人,就必须在学法上先行一步。一是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好以《宪法》为大法的各项法,全面深入地、高出一筹地加强学习,做到真学真懂;二是要结合各自实际学习和掌握好涉及部门的各项法律,熟悉和掌握运用好法律,为本职工作服务;三是要学习好涉及和关注民生方面的基础法,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

要在用法上先行一步。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养成、法治能力提升,需要自觉学习和实践培养,深化法治认知,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素养,坚守法治底线,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应当更加积极主动运用法律为工作服务,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在用法上要先行一步。一是要学会用法治思维分析和处理事务,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不做以法律相违和事。二是要提高法治观念,学会带头用法律维护和保障自身及公民有权力,确保权力不受侵犯。三是要学会克服盲目的长官意志,不说外行话,不做违法事。

要在尊法上先行一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员干部与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法律追究,这是实现法律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因此,党员干部在执法和行政中,首先要做到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要更加坚定自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尊法上先行一步。一是要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意识,做到心中有法、眼中有法、行中有法。二是要树立法治精神,遵纪守法,捍卫法治的尊严。坚决摒弃目无法纪、滥用权力,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的行为。三是要树立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理政意识,严格履行法律授予的权力和义务,不越雷池半步。

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主力军。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漫长过程中,党员干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的作用。一方面,党员干部代表着党和国家在履行法律授予的权力,是国家的形象代言人。另一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上,党员干部必须用法治的思维去规范人们的行,增强治理国家的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强化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力、遵守力,提高国家制度体系的运行力和执行力。同时,作为法律执行者的党员干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先行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使权力的运行在法律范围内,达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