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2015-09-22 18:15:12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伯尔曼在其著作《法律与宗教》中的开篇之语,正成为当前中国法学界引用的“高频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次重大会议中第一次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的主题,再次彰显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决心,某种程度上,也在警醒全体党员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必须树立法治思维,务必严格依法执政,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每个公民的法律信仰。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文明的国度,在焕发新时代风采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和公序良俗,依然是古老的,“差序格局”仍在发挥着它的巨大支配力,甚至有学者提出,我们仍在是一个靠“潜规则”运行的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临着来自文化习惯和法制建设的双重压力。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不是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落到实处,不仅关系到党的治国方略能否有效实施,关系到执政能力能否得到群众认可,也关系到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政治使命。从腐败分子的案例中汲取教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展示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党员干部必须要懂法、执法、守法,唤醒法治的尊严,绽放法律的光辉。

懂法,就是对待法律法规要“从善如流”,多学、多问、吃透、弄懂。法律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公正性、强制性、程序性、效率性,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法律至上”, 任何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约束。一个不懂法的领导干部,仗着手中的权力,干起工作越舍命,危害程度可能就越大。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系统而庞杂,怎么学好?我认为,首先是要树立起法治思维,为人、做事、用权,有一个“法”字刻在心头,凡事畏惧法律的尊严。其次,就是要善于学习治国理政法规,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用心学、系统学,不断章取义,不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在一些关键性的法律边界问题上,虚心向专家和法律顾问求教,以他山之石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不断增长自己依法行政的本领。

执法,就是视法律为至高至大,为人民利益严肃维护法治权威。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归根到底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法律的正义得不到伸张,人民的利益就得不到维护,久而久之,法律就会失去它应有的威严而沦为纸上条款。老百姓对执法领域存在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徇私枉法等现象深恶痛绝。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守法,就是要把权力划进法治的疆界。“大道至简,政府有权不可任性”。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重申了对执政者的警告。近年来,“任性”的官员纷纷落马,事实证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执政者,不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最终都会沦为法律的阶下囚。党员干部必须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带头执行党的纪律,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带头弘扬传统美德,依法行使权力,将自己的言行关进法规制度的笼子,慎言慎行,做到不违规决策、不违法行事,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良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关键词:法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