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交友 相册 论坛 日志 Ei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民族新闻地方报道贵州

依法治国是中国梦圆的坚实基础

2015-09-22 19:00:16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前沿高瞻远瞩,根据中国国情做出一系列合乎民心、顺应民意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实际动作,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拥戴和信赖,极大地增强了党依靠和带领最广大群众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道理,在“两个一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中国之梦的自信和信心,让所有中国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十八届四中全会所做出的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就是要在我们的传统与现代之间打下一个圆梦基石,在过去和未来架起一道通向大国复兴之路的绚丽彩虹,从而永葆中华民族走上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
     依法治国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人民与国家之间缔结的一个神圣契约,它的出现、发展与成熟,与人类其它上层建筑一样,走过了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从苏格拉底拒绝出逃、镇定自若地饮下毒堇汁慷慨赴死的那一刻起,法律就已经在正直与良知之士的心中树起了一座永久的标尺及权威。它无时无刻都在提醒我们,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时候,国家就会繁荣、民族就会振兴昌盛、人民就会幸福和谐。违背和践踏法治的时候,就会带来战争和灾难。放眼当今世界,凡是法治体系先进健全、司法公正严明的国度,经济就会发展,人民就会幸福,正义就会得以伸张。相反,凡是专制独裁、视法治为儿戏的国家,总是经济落后、杀戮遍布、自由不在、公理不存。
     依法治国是前进路上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夺取全国政权后,于1954年起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从那时起到六十年代中段,我国基于法律基础上进行经济恢复和重建,在经济得以发展的同时,还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空前成就。但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赖以保障公平正义的公检法司被“砸烂”之后,脱离法制轨道的整个国家,集体坠入疯狂模式,许多有知的革命功勋、知识分子被迫害致死,老舍、傅雷等著名作家含恨自杀。以至于我们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竟然会在被红卫兵批斗时举起了宪法来捍卫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而不得,含冤死去后还只能换名火化!公然无视和践踏法治的恶果,换来的是整个国家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的全面倒退,到今天仍就余孽尚存,余毒未消。
     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走出十年动乱的浩劫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各项法律得以重新制定和完善,保障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国梦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法治建设的进程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导致在干部队伍建设、民生基础建设等领域了出现了贪污腐败、贫富巨差、民生建设落后等等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改革进入利益调整的深水区后举步维艰,已经威胁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合法地位。正是在此紧要关头,我们党以空前的气魄和有力的战略举措,作出了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重大而深远。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认清依法治国战略决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联系工作实际,为依法治国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尽己之责、出己之力、践己之行。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作明白人。法律知识体系是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者,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对宪法学、立法学等知识进行相对全面学习了解的同时,重点加强公务员法、干部人事工作条例等法规知识的学习,掌握法治思维的基本要领,争当明白人。要学习掌握原著、原理、原则,确保政治清醒。“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政治上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自信,行动上的一致源于思想上的统一。对于社会流传的“党大还是法大”、“审判委员会干涉司法”等重大原则问题,要在学深学透原理,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以党中央的统一提法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引导和纠正党内党外人员的错误认识。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落实本职工作。要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运用法治思维,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解决矛盾、推动发展、深化改革,都要不断审视行政行为的目的、权限、内容、手段、程序是否合法,自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验证码:
推荐阅读
最新文章
观注:热点图片
  • 文章排行
  • 文化
  • 旅游
  • 工艺
  • 饮食
精彩推荐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