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工作制度化确保政治清明
2015-09-23 19:28:55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日前,中央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巡视条例》),从制度设计的高度明确了巡视工作的基本定位、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重点内容,规范了机构设置、工作职责、方式权限、纪律要求。这对于提高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把全面从严治党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持久地而不是一时地落实到位,推动从严治党常态化、长效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建党时起,党内巡视工作就一直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1927年11月,明确提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党的十七大把巡视制度写入党章,2009年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这次《巡视条例》的出台,是对建党以来巡视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广泛开展显著成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是党的巡视工作理论创新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作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展现出治国理政的系统逻辑和主线轨迹。其中全面从严治党肩负着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干部保障、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重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断推向深入的党内巡视制度,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化和主抓手。而此次《巡视条例》的及时出台,站在制度设计的高点上,厘清和回应了为什么要加强巡视工作、谁来加强巡视工作、怎么加强巡视工作等3个维度中的迫切命题。
加强巡视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监督、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有力保证。我们党是有87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们组织就会蜕化、僵化,我们的事业就会走弯路。建立起强有力的巡视制度,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促使我们组织和党员个体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明确巡视工作的主体责任,将巡视工作提高到党的组织部门常态化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既是确保巡视工作“专事专办”,又是“党要管党”原则的本质要求。而将工作原则、重点内容、方式权限的具体化,则是实现巡视工作有章可循、有度可依。此前由于具体制度缺失,党内巡视监督无法具化量化,主观定性的多,客观定量的少,造成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对党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巡视监督效果不彰显。《巡视条例》补上了这个短板,从定性到定量,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立起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纪律高压线、规矩红线和道德底线。
方略已笃定,关键看执行。必须将《巡视条例》的原则和要求,随时随地地融汇进党员干部的教育中去,不折不扣地应用到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中去,真真实实地贯彻到党内政治生活中去,让《巡视条例》成为达摩克里斯之剑,始终高悬在每一名党员干部头上,知畏知止知守,用常悬利剑保出一个清明的政治生态来。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