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执政为民 建设法治政府
2015-09-28 09:58:00 作者:博弈 来源:中华民族文化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权利来自于人民,根本宗旨和运行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要求党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并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最重要的保障必须是依法行政。
必须提高认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法律意识的不同,在具体执法过程中,违法行使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经常发生,有的还十分严重。这些违法行为严重地侵犯了人民群众的核心权益,败坏了政府的形象和声誉,疏远了人民群众与政府的距离,长此以往,无形中形成社会对政府不认同,对干部仇视,“信访不信法”的社会反常现象。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坚决地予以纠正和克服,势必会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挫伤群众参与国家公务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依法行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用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服务社会的工作中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从而实现全社会依法、照章办公的自觉性。
领导率先垂范。“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抓好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认真吸取滥用行政权力侵害群众利益的深刻教训,严格按程序办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抓好行政执法工作。近年来,随着依法治理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群众仍然抱怨过多,颇有微词的依然是行政执法问题。让每个人学法懂法用法已刻不容缓,尤其是加强对权力的法律监督至关重要。权力缺少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要遏制行政执法中的腐败现象,确保行政执法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轨道,就必须建立一种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大问题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制度等方面,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以权代法造成重大社会经济损失的行为坚决追究领导者,逐步建立起依法办公、照章办公的决策氛围。同时,要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对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行为一查到底,从严打击,以维护法律的尊严,有效建立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
加强队伍建设。行政执法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依法行政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执法为民的观念;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强化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坚决纠正在执法中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
总之,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应从实体内容和程序内容两方面来看,实体上要求行政权力的行使要有法律依据,越权无效,不得滥用权力;作为行使职权单位,其行政权力必须来源于法律法规,将依法行政的过程、方式、手段、标准和效果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建立起人民群众真正拥护的政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