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24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三世达赖对“坚塞”的扶植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lipoicdextro 发表于 2009-9-21 01:0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摘要]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他执政后期前所未有地扶植一批“坚塞”,并通过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施政措施。这是特殊时代的特殊历史现象。本文把这一现象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作了分析。  [关键词]十三世达赖;“坚塞”;新政措施;作用  [中国图书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003(2003)-04-020-09  <STRONG>一、扶植“坚塞”前的历史背景</STRONG>  十三世达赖喇嘛扶植“坚塞”(亲信)并委以重任是在1912年左右,当时十三世达赖喇嘛年及36岁,执政有14年。达赖喇嘛的施政思想产生于以下历史背景之中。  <STRONG>1、第一次抗英战争</STRONG> 英帝国主义以传教、探险、游历为借口进行侵略、渗透的阴谋一次次破产后,为尽快打开中国西藏的门户,英人入侵哲孟雄并将其作为侵略西藏的前哨阵地。英国在哲孟雄境内的侵略活动自然引起西藏各阶层人民的戒备心理与自卫措施。噶厦政府在中哲边境隆吐设卡,阻止英人强行入藏“游历”。英国看见藏人在隆吐设卡,认为找到了武装侵略西藏的好借口,一方面立即向北京清中央政府提出抗议,使其侵略活动合法化,另一方面调动兵力做进一步的入侵准备。1886年,英帝国主义以藏军越界设卡为由开始野蛮入侵西藏。在隆吐山战役中西藏广大僧俗群众英勇抗敌,顽强奋斗,表现出了誓死保家卫国的满腔爱国热情。但是,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又受清政府妥协政策的影响,战争以藏军失败而告终。中英双方签定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和《中英会议藏印续约》,条约承认哲孟雄为英国的保护国。这样,就把与西藏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相同,历史上关系十分密切的藩属国哲孟雄拱手推给了英人;同时,英人又非法划界将隆吐山以及岗巴宗南面广阔草场夺去;《续约》使英人获得了更大的特权,如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商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等一系列特权,开始了对西藏的经济侵略,为进一步入侵西藏埋下了伏笔。  <STRONG>2、第二次侵藏战争</STRONG> 1902年,英新任印度总督寇松三次写信给达赖,但达赖以“不同中国驻藏大臣和大众会所磋商,不得同外国政府进行任何通信”①为由拒绝收信之后,引起英印政府的极大不满。于是,他们宣称西藏地方政府与沙俄之间关系甚密,给沙俄通过西藏南侵印度造成直接威胁,以及藏军越界、违反条约等为借口,在边境进行挑衅。紧接着荣赫鹏以谈判为名从甲冈闯入边境,侮辱拉萨派去的四品官,说他们官阶太低不予谈判,并直抵岗巴宗驻扎。充分暴露了他们企图攻占拉萨的阴谋。1903年,5000余名英军在荣赫鹏的带领下越过泽拉山来到亚东仁青岗,不费一枪一弹劫夺了帕里储存的1万余磅火药和大量武器,并北进到曲米森古地方。前来阻止他们的藏军陷入了敌人设下的圈套,几分钟内1千余名藏军死伤遍野,大部分牺牲,即历史上的“曲米森古血案”。随后,英军继续向拉萨方向挺进,虽在江孜等地遭到藏军的顽强抵抗,但在敌军炮火的严密攻势之下,我方未能阻止英军侵略的步伐。1904年8月3日,英军到达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已率领亲随乘夜出走。英军完全占领拉萨之后,1904年9月,在英国侵略军的严密包围和大炮威慑下的布达拉宫大殿内,以噶丹墀巴为首的西藏僧俗官吏和拉萨三大寺的代表被迫同荣赫鹏签定了《拉萨条约》。条约重新肯定英国在1890年、1893年两次不平等条约规定中获取的一切权益之外,又几乎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把我国西藏地方置于英印政府的实际控制之下。  <STRONG>3、达赖第一次被迫流亡</STRONG> 清政府的积弱无能、一味媚外使西藏地方政府同驻藏大臣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十三世达赖喇嘛等既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又不知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依靠力量,致使他们陷入既不甘心对敌言和,又不敢对敌做最后决裂的矛盾之中。”②1904年6月12日,英国侵略军到达曲水附近时,西藏地方官员和三大寺代表共同商议,一致认为达赖暂时离开拉萨为宜。在主要僧俗官员与随从的陪同下,途经青海逃亡外蒙。在外蒙由于受到蒙古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敬仰,引起哲布尊活佛的妒忌,矛盾日益加深,促使十三世达赖喇嘛早点返回西藏。就像十三世达赖喇嘛离藏之前所谈到的,“我决定离藏,先去蒙古,再去北京陛见皇太后和光绪皇帝”。③在他的传记中也写到,“为了避免伤害众多生命,和平行政,准备通过水路(印度)前往北京向皇帝报告缘由”。④达赖认为,驻藏大臣欺上瞒下,使得清廷根本不了解西藏的实际情况,很有必要面陈藏事”。达赖向慈禧和光绪帝提出“今后可否由达赖遇事直接向清朝皇帝上奏,勿须通过驻藏大臣”,⑤但被清政府拒绝。因此,可以说达赖与慈禧、光绪的见面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不久,皇太后和皇帝先后去世,清朝政局发生动荡。  <STRONG>4、达赖第二次逃亡印度</STRONG> 在北京达赖得知清政府为整顿藏政,将推行“改土归流”,这使达赖深感不安。他的政治立场由原来的抗英开始转入亲英,其目的无疑就是阻止清政府对西藏进行改革,确保其封建统治地位。达赖在北京期间,先后与德国驻天津大使、美国驻北京大使,以及日本、英国驻京代表等进行了接触,通过谈话初步了解到这些国家的一些情况(尤其是近代文明的发展情况)。达赖于1909年10月返回拉萨,但不久就与驻藏大臣和川军发生摩擦,导致其第二次逃离西藏。达赖逃亡英属印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新任驻藏大臣赵尔丰的不满以及川军进藏之后的一些错误行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十三世达赖喇嘛从加尔各答来到大吉岭之后多次向北京发报,要求解决驻藏川军的问题。清朝政府未做任何答复,反而宣布革去其名号,并让驻藏大臣另找灵童代替。1911年秋季,内地爆发了辛亥革命,驻防拉萨的川军内部发生哄乱,英帝国主义立即唆使十三世达赖喇嘛策动西藏各地掀起反清暴动。1912年,十三世达赖喇嘛自噶伦堡起程返藏。来到拉萨之后达赖总结历史教训,为尽早收拾混乱的局面,决心力挽狂澜。他通过对“坚塞”进行扶植、树立威望、给予特权,促使他们成为自己施政过程中的左臂右膀。  <STRONG>二、扶植“坚塞”的两点考虑</STRONG>  <STRONG>1、破除推行新政过程中来自宗教及贵族官员势力的阻力</STRONG> 达赖经历两次抗英战争,并刻骨铭心地品尝了战败的苦果,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两次的流亡生涯使他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相比之下更清楚地了解到西藏的落后状况。清政府的妥协政策以及在抗英战争中的无所作为使他感觉到无助。他开始寻求发展的道路,尤其在印度期间有意识地参观了加尔各答的部队、工厂、博物馆等,使他大开眼界并认为西藏不进行改革就没有希望。然而推行新政措施一方面要触及寺庙集团和贵族阶级的利益,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另一方面来自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宗教方面的阻力更大,这一点他心知肚明,他需要寻找精明而值得信赖的人负责实施新政计划。  <STRONG>2、避免重演多数达赖喇嘛早逝的历史,避免成为西藏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牺牲品。</STRONG> 众所周知,自顾始汗和噶丹颇章政权取得西藏地方政权之后,达赖喇嘛拥有政教两方面的权利。由于西藏僧俗大农奴主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致使达赖喇嘛往往成为斗争中的牺牲品,尤其是自九世达赖隆朵嘉措到十二世达赖成烈嘉措的达赖喇嘛,都在少年或青年时短命而死(九世达赖喇嘛只活11岁,十世达赖喇嘛活22岁,十一世达赖喇嘛活18岁,十二世达赖喇嘛活20岁),而且死得都很突然。十三世达赖是乐于学习的人,是“历世达赖喇嘛中在政教各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的一位”,⑥他必然对历世达赖喇嘛早逝的现象有所了解且对这一现象必然有所防范。事实上在他执政不久就受到了这样的教训,正当他20岁时,三大寺和噶厦僧俗官员借口“神意”,把达赖捧上政治舞台,而在他执政刚满4年(1899年7月)即发生了“阴谋杀害达赖”的案件。⑦事情的大致经过是,摄政第穆卸任之后其弟诺布次仁和另一僧官相勾结,共同掌握丹吉林拉章大权;他们对达赖亲政表示不满,企图将达赖致于死地,重新夺回第穆的摄政地位;他们通过达赖身边的官员,“送给达赖一双精美的靴子,在靴底中层,缝了达赖生辰年月之符咒。达赖穿了靴子之后感到心神不安,饮食不进,乃请乃穷护法神汉查因。神汉‘看’出靴底有可疑之物,当面拆开检查,果然发现符咒”;⑧旋将第穆佛禁毙狱中,查抄禅宗寺财产。同时,加罪丹吉林之臣僚,诺布次仁等先后被杀”。⑨此事现在看来不免有些荒唐,但是通过埋符咒企图害人的事例在西藏时有发生,反映了西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为此,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既需要挡箭牌和冲锋者也需要身边值得信赖的人来确保其安全。(不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