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8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侗族节日、***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usa866556 发表于 2009-9-21 17: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吃新节”又叫尝新节,各地没有统一的日子。有些村寨以农历六月小暑后的第一“卯”日为“吃新节”,有的则在七月的“寅”或“卯”日举行“尝新”仪式,大多以鱼、糯稻孕穗和实心竹新筷子为祭品,“南侗”还开展对唱大歌、演侗戏、斗牛等活动。牯脏节是侗族古老的节日。历史上的牯脏活动,一般每12年举行一次,盛行于南北侗乡,近几十年来在大多地区业已消失,仅镇远报京、黎平尚重等地至今还保持较完整的仪式。报京的牯脏节每隔12年举行一次。有“接龙”、“吃龙肉”等仪式。在12年当中的第七年的二月初二,举行一次“接龙”活动。“接龙”,从邻村接回一头白水牯牛,在寨中“犀牛塘”举行祭祀仪式,把牛杀了,取角埋于塘底,表示白龙已归位,随后将牛肉分给各户分享,称为“吃龙肉”。剑河小广、锦屏彦洞等地的牯脏节“十年两头吃”,分“议牯”、“选牛”、“吃牯脏”三个程序。 “吃牯脏”那天清晨,开牛塘扎彩门,摆猪头祭祀。开塘牯脏头带着人们绕场三圈,然后登台念《牯脏词》,宣布牯脏规约,牵着开塘牛入场绕三圈,鸣炮三响,接着众多牯牛入场各自绕场三圈,并用塘泥涂牛头,表示牛已送祖先,这种仪式称“踩塘”。“踩塘”完毕,各自牵牛回家。早饭后将所有牯脏牛放入场内任其角斗。第二天五更时,开塘牛被牵到牯脏场前宰杀祭祖。第四天,将外寨的姑娘接来塘中吹笙跳舞,牵扫塘牛入场中作扫塘仪式,牯脏节结束。黎平尚重的“牯藏节”是七年两头过。吃“牯藏”一般在农历的十月或十一月择吉日进行,其特点是每一个家族都要凑钱买一头“牯藏牛”,和全寨举行一个盛大的“祭萨”活动和洗寨仪式。祭萨时要封寨,不准出入。“洗寨”有“封火”、“生火”仪式。仪式举行完后杀“鼓藏牛”,但不是用刀斧杀,而是用粗大结实的棕麻绳一头套在牛颈上,一头绕在大树枝上,几十人用力一起往下拉,将牛吊上去绞死,然后按凑钱的多少把牛肉分到各家各户。节日期间还要邀请相邻村寨的歌师来唱歌。宾主同歌共舞直至深夜。 “侗年”是侗族重要节日,家家杀猪宰羊庆贺。榕江七十二寨一带于农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举办欢度新年的庆贺活动,男女老少更换新装。人们宰猪杀牛,舂糯米粑,做鱼冻敬祭老人,缅怀祖宗。从江县贯洞杨姓侗族则是在农历十一月初三过新年,当地人称为“杨年”。锦屏县的彦洞、瑶白和剑河县的小广一带,于农历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过侗年,打粑粑、煮油茶、做甜酒、杀猪羊,女婿给丈人拜年。在新年里还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侗族传统的***有“中秋芦笙会 ”、“赶歌会”、“踩歌堂”等类型。“中秋芦笙会 ”是侗族的芦笙比赛***,以黎平、从江交界处的“四脚牛”地区的赛笙仪式最为隆重。最享盛名的有从江洛乡、黎平肇兴、纪堂、古邦、水口等几个笙坪。洛乡、大团、肇兴、纪堂等百余寨为一个赛笙点;古邦、水口、地坪、德俄、平金等地为一个赛笙点。赛笙的程序和时间各地基本相同,每隔一年举行一次,时间定于中秋节前后,历时三天,规模在3万人以上。“中秋芦笙会”的高潮是“送甜酒”。第一天中午,主寨身着盛装的姑娘们手撑青伞肩挑红桶由本寨芦笙手奏着笙曲给客寨芦笙队送上甜酒解渴。客人饮了甜酒,买糖果置于桶内,用笙曲和鞭炮向姑娘表示答谢。接下来比赛以淘汰的方式选出优胜者进行决赛。日落西山,全场奏《扫场曲》,宣布当天赛笙活动告终,第二天、第三天继续比赛。古邦举行的芦笙会同时也是男女青年借以相互交往的盛会。八月十六日这天,古邦各分寨的姑娘们身着盛装汇集于坪子上,唱起曲调优美的大歌,热闹之际,一群穿得破烂的蒙面人突然闯入歌坪中,来到一群外村姑娘面前,用尖细的假嗓音请求她们唱歌。当姑娘们要求对答时,蒙面青年怕被人认识,一哄而散。回去换了服装后来向姑娘们道歉,感谢姑娘们不嫌他们像叫化子,愿跟他们唱歌,于是买了糖果糕点赠送给姑娘。侗族传统赶歌会的歌场很多,其中最为热闹和隆重的歌场有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剑河、天柱、新晃、玉屏和镇远等地交界的“圣德山”歌会以及七月二十日剑河、天柱和锦屏交界的高坝歌坪的“二十坪”歌会,前来聚会的侗族青年数以万计。歌会上的青年男女们通过对歌来寻找意中的情侣或再续情缘。  侗家人以斗牛为乐,多在春秋季节举行盛大的斗牛盛会。虽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南部方言地区多在农历二、三月或八月以后逢“亥”日举行斗牛盛会。斗牛前,由德高望众的寨老致《斗牛词》,宣布斗牛规矩。随后各斗牛队伍轮流入场示威,寨老身穿古装持伞以护莎岁英灵,后面的人群举着旌旗大挥,拥着牛王在炮声中入场。人们护着牛王绕场三圈称为“踩塘”。斗牛开始,只见两头牛王像箭一般地朝对方冲去,“轰”地碰在一起,接着各自施展角技。若久斗不分胜负,便用绳子拴住牛脚往后拉,以解脱双方搏斗,算平局。若是一方败了,胜利者乘胜追击,姑娘们也跑去将“败将”的旌旗夺走。若干天后,姑娘们送还战败者的战旗,受到小伙子们盛情的接待,并陪她们唱大歌,临别奏笙欢送,还赠赎旗彩礼。北部方言地区多从九月初九至十一斗牛,俗称“鞍瓦”,专斗的水牛称为“圣牛”。斗牛前,东道主寨派人到邻寨送帖请战。初九凌晨,各寨圣牛在炮声中出圈,向斗牛场边的村寨开拔。各家各户闻炮声亦牵着自己的牛尾随。主寨寨老和青年们鸣锣吹笙欢迎,并备以酒、油茶,同时开圈迎接客人的圣牛。辰时许,人们向牛塘方向涌去,村寨要道和牛场入口都扎拱门挂鱼藤,贴对联。斗牛塘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正午时分,三声铁炮响,宣布“鞍瓦”开始,两牛相近,碰在一起,搅成一团。后生们鸣锣敲鼓助威,若不分胜负,即拴牛脚拉开解劝。申酉时分,一声锣响,宣布当天鞍瓦结束,明天再战。这时,主寨的人争着拉客人回家。晚上,赞美太平世道,庆贺丰收年景的歌彻夜不息。第二天和第三天,斗牛继续进行,第四天下午,客人执意要走,主寨放起铁炮欢送,顿时家家炮响连天,欢送客人出寨。踩歌堂是侗族祭祀莎岁的村寨集体活动,是侗族用民间歌舞来祭悼这位古代女英雄的方式。这种歌舞又称为“确”,有“哆耶”和“抬官人”两种相连活动。一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大寨各分寨的歌舞对唱,其程序是乙寨姑娘被甲寨男子邀请到寨上来对唱鼓楼大歌。次日甲寨男子又请乙寨男子同来欢宴。宴后,乙寨有人借口喝醉酒说“要坐轿才能回家”的话。于是甲寨将准备好的轿子将乙寨化装的官人,太太、卫队等抬起,在寨老的带领下先到“圣母祠”祭祀,然后抬着“官人”一行到“哆耶”坪。坪内有甲寨化装的难民、乞丐以及渔猎捞虾者拦住“官人”申冤;“官人”一本正经地“判案”,并一一施舍银钱,姑娘们则用布匹拴住“官人”轿子拉下水,“官人”只好赐银钱求她们拉他上岸。“抬官人”过后是“哆耶”。另一种仪式是本寨姑娘邀请外地来的后生对唱耶歌,这种仪式是由主寨青年女子手牵手地唱起《邀郎唱》的歌曲,请外地来访的男子入场对唱。外地男子入场后亦先唱赞美萨岁的歌。正对唱得起劲时,另一分寨的男子“抬官人”闯进来了,先是鬼怪模样的兵勇来报寨老,主寨的人们闻讯到村口迎接。“官人”一行到后,其卫队、随从、黑面人和蒙面人在场内纷纷舞蹈,后面跟随一群散米花的姑娘。一会儿,主寨的姑娘唱着歌把“官人”一行围起来,“官人”一行无以对答,就以银钱致谢。赐完鱼,散完米花,给了钱,队伍离去。主寨的人们送到村口,若天色尚早,继续哆耶。(龙初凡编撰)<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