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性民族的浪漫本色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lemuel7158 发表于 2009-9-21 18:3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性民族的浪漫本色 ——肇兴花桥在汗牛充栋的古今文献中,花桥常被称作“廊桥”、“风雨桥”。 在侗家人的口中,桥的前面冠了一个“花”字,形象地赋予了“美丽、漂亮”这一赏心悦目的内涵,直接体现了侗家人的浪漫情怀。对花桥,让人入迷的除了这空中楼阁似的桥身外,也许还有这充满浪漫气息的名称。   在肇兴,无论你是第几位询问者,慈眉善目的侗家寨老都不会厌烦,他会一如既往地用诗一般的语言告诉你,花桥之所以叫花桥,因为她是侗家的河神——花龙的化身。 作为一个没有信史记载的民族,寨老们的叙述自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在遥远的过去,也就是侗人祖先刚进入这块土地的时候,侗乡还没有花桥,有的只是简易的木板桥。 有一个依山傍水的侗寨,住着十几户人家,其中一位名叫布卡的“腊汉”,娶了一位名叫倍冠的妻子。象其它神话故事一样,布卡是百里挑一的英俊“腊汉”,倍冠是沉鱼落雁的漂亮“腊乜”。他们两人就象鸳鸯一样恩爱,相敬如宾,辛勒劳动,形影不离。他们家的田地几乎都在村庄的河对面,每到农忙季节,每天都要过河劳动。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当他们走到桥中心,横行霸道的螃蟹精兴风作浪,把倍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要娶倍冠为妻。倍冠不从,螃蟹精大打出手,倍冠大哭大骂。哭骂声惊动了悲天悯人的花龙。花龙掀起了更大的风浪,不但解救了倍冠,还永远地镇住了螃蟹精。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度重演,人们把河上的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桥的顶上刻上“双龙戏珠”的图案,祈望花龙常在。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典。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后来,这事情传遍了八百里侗乡,也传到了肇兴盆地。于是,所有的侗寨都在河边架起了这种风雨桥,并把她视为花龙的化身,“花桥”这个名称就这样叫起来了。 史载,侗族是骆越人的后代,起源于岭南地区。出于迁徙和生存劳作的需要,侗族祖先们在选择居所时,不约而同地依山傍水。肇兴侗寨,更是选建在两条河的汇合处。只要看看那饱经冲刷的河床、河滩上溜光滚圆的卵石,你就可以想象,肇兴四周还覆盖着原生植被的数十年前,这里必定水波荡漾,河水也必定与侗寨的历史一样深邃。时至今日,肇兴与别的侗寨一样,照样地水车吱呀、泉水叮咚;肇兴人的性情也与所有的侗家人一样,明显地充满了水的韵味,肇兴女人袒而不露的“敞胸衣”,更把侗家女的风韵与柔情表露无遗。 水其实代表了一种易变的性情,时而流光溢彩柔情蜜意,时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侗族先人们学会了与水共处,除了驾一叶扁舟泛波其上,更一劳永逸地筑一桥飞架两岸之间。最先筑造的桥,一定只承担着过渡的功能,构造也非常简单。很多山高水急人迹罕至的地方,至今还可以看见各种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桥,藤桥,独木桥,竹蔑桥,大概就是桥的最古老的形式。随着侗族社会孕育出一种叫做“文化”的社会属性以后,才出现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桥。 如果有人潜心研究花桥的演变史,一定能从中发现侗家人从蛮荒到文明变迁的脉络。与作为议事场所的鼓楼相比,花桥在侗家的社会生活中,似乎少了几分严肃。 如果说鼓楼是一位充满阳刚之气的侗家“腊汉”,花桥则不折不扣地是一位温柔美丽的侗家“腊乜”。筑造花桥,是一件异乎寻常的盛事。首先,要在一族或数族中推选最德高望重的寨老出面主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并选择最适宜建桥的“风水宝地”,以求荫及子子孙孙。既然花桥关系到两岸村寨的福祉,整体工程从备料到工艺都非常考究。材料必须是山林中能找到的最挺拔最硬郎的杉木,墨师也必须是方圆若干里范围内最出色的能工巧匠。墨师们修桥,从来不用图纸,美景蓝图自在心中,全凭一块叫做“丈杆”的小竹片,一比一划之间,花桥便如海市蜃楼般悄然浮现。他们每个人都倾注满腔的心血,既有修桥补路的善良动机,又有福及子孙的朴素愿望,于是绽出了“花桥”这朵建筑艺术上的奇葩。花桥之美,无疑是侗族工匠们筑桥工艺不断提升的结果。每一次探索,每一次创造,都通过建桥工匠师徒间的口耳相传积累下来。甚至,先人们还通过侗族社会特有的“立法形式”对这种进化加以巩固: …… 花桥长又长,瓦砾阁上安,玉珠檐下装,富丽又堂皇,百样强。 山青又水秀,胜过别的山乡。 …… 这不是普通的歌谣,而是在侗族社会传统意义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首“款词”,将侗家人追求艺术的理想与实践提升为社会的认识,民族的意志,代代相传。无怪乎,侗乡的花桥,一座比一座美丽,一座比一座壮观。站在麒麟山上,整个肇兴侗寨尽收眼底。你会发现,蜿蜒于寨子中间的肇兴河上,静卧着五座大小相近、风格各异的花桥。这五座花桥,各自与五座鼓楼互相对应。其中有两座花桥分别与仁团、义团的鼓楼紧密相连,浑然一体。这些桥,全部用杉木建成,檐牙交错,所有的梁、柱、枋、板,全系穿榫逗扣衔接拼合,不用一钉一铆。经多年风风雨雨、人畜走动,尚未见有稍许松动变形,工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花桥的浪漫,在于她坚实紧凑的结构和檐牙高挑交错的巧妙构思。花桥集廊、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壮观、优美。从结构上看,肇兴的花桥可分为两大块:桥的中间部分为密布式悬臂托间柱支梁木质桥面;桥的上半部分为木质梁柱凿榫衔接构成重檐翘角、层次分明的廊、亭体系。两大部分风姿纷呈,自成序列。桥墩显得厚实、凝重;悬臂托架简支梁显得简约、质朴;廊、亭显得典雅、飘逸。两大部分构成了节奏多变的结构艺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统一的建筑形象,可谓“珠联璧合”。肇兴的花桥,在分类上属于“亭阁式”花桥,就是在桥面上盖上亭阁式建筑。另外还有一桥花桥叫做“鼓楼式”花桥,就是在大桥长廊上加盖三至五层的四檐四角的鼓楼式建筑。“鼓楼式”花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河面上,肇兴南去45公里有一座名满天下的地坪花桥,就是典型的“鼓楼式”花桥。桥上有桥廊,桥廊内过道两侧,有供人坐靠的长椅。梳状的栏杆,既美观又通风透气。桥廊上方,是集民族文化大成的彩绘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侗族神话故事、祖先传说、风俗节日场景,也有侗民族的图腾标志,甚至还可以看到源自侗族民间传说如《开天劈地》等故事图谱。 站在桥上,仿佛置身民间艺术长廊。 花桥的浪漫,还在于她成就了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天籁之音——侗族音乐。 听侗家人唱歌,我们仿佛置身大自然,会听见蝉鸣鸟叫、虎啸龙吟,会听见春风化雨、溪流潺潺,而花桥是侗乡最接近大自然的建筑物。无论是牧童晚归时轻快的短笛,水上泛舟时的浪里飞歌,还是少男少女行歌坐月时的低吟浅唱,都与花桥的灿烂相得益彰。侗族大歌更是花桥催生而出的顶级艺术珍品,象花桥一样毓秀钟灵,象花桥一样富丽堂皇。 在侗乡,花桥不但是过往寨边河溪的交通设施,还是侗家人在劳动之余休息纳凉、遮阳避雨、谈古论今、交流生产、唱歌娱乐、社交消闲的场所。到了月上柳梢头的夜晚,花桥更成为情侣们的领地,或行歌坐月,或细诉衷肠,把花桥的浪漫张扬得淋漓尽致。 河水悠悠淌过侗寨,流入都柳江,经滚滚珠江直泻南海。 肇兴侗寨这五座小巧玲珑的花桥,顺河道蜿蜒而列,恰如一卷浪漫的史诗,记下了侗族社会久经盛、乱交替的苍桑之变。 世界在变,侗乡在变,甚至花桥也在变。但在侗乡,你总可以领略到一种亘古不变的感觉,那就是花桥的秉性和内涵,她总象侗家女人一样柔情似水,一样罗漫蒂克。<div id=[/im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