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148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侗人杨海——“中国慈善个体户”病危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medocfrit5 发表于 2009-9-20 07: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EWSZW_HZH_END-->  “杨海,你还好吗?”昨日下午,专程从武汉赶到长沙的麦大卫一遍一遍地喊着杨海的名字。病床上的杨海微微睁开双眼,但目光呆滞无力。这个曾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慈善个体户”的湖南会同县36岁的汉子,自2月8日在出租房内晕倒后一直没有从病床上起来。2月10日,长沙市第三医院向其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对麦大卫这些国际慈善机构人员而言,他们随时可能失去一位可亲可敬的战友。  10年募集慈善基金百余万美元  杨海目前的身份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国际合作主任、驻湖南办事处主任。  该基金会湖南办事处项目负责人余昌胜说,10年前,杨就开始从事专职慈善事业,在没有任何工资、津贴和预算拨款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向国外募捐,募得的捐款全部用于援助湖南贫困家庭就医。  余称,其实在从事慈善事业之前,杨海曾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做过一年的参赞助理,认识了一大批国外慈善界友人,并在他们的资助下,先后两次在北京接受心脏手术。然而正当人们对他羡慕不已时,1996年年底,杨海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专职投身于慈善事业。  2003年8月,杨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我这条命是慈善友人救的,我要用我一辈子的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杨海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据媒体报道,10年时间,杨海通过个人力量已向国外募集慈善基金一百余万美元,而他自己,却只租住在长沙市解放新村的一间每月200元房租的单间里。2003年9月,他被媒体称为“中国慈善个体户”。  辗转湖南累病了  据余昌胜回忆,杨海发病“应该是2月8日”:从那天起,杨的家人和朋友再也无法联系上杨海,房门紧锁,手机没人接。2月10日早上,对杨海放心不下的朋友李晋涛在强行弄开房门后发现,杨海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杨被紧急送往长沙市第三医院抢救,诊断结果很快下来了:突发性脑梗塞,同时伴发有严重的肺炎。当日下午,医院就向杨海的女友小余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据小余介绍,杨海的病发似乎早有预兆:2005年12月16日,杨海带领数十名慈善志愿者前往郴州市汝城麻风村,在此之后的8天时间里,杨辗转在长沙、汝城和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三地。12月28日,杨终于病了,不得不在通道县人民医院住院3天。然而回到长沙后的第二天,他又再次赶赴北京联系慈善捐助事宜。  “他这样不要命地东奔西跑,身体能不垮吗?”病床前的小余伤心不已。  慈善机构伸出援手  在获悉杨海病情之后,众多慈善机构和华侨来看望他,在美籍人士麦大卫前来探望之前,一名美国华侨已向他捐献了5000元人民币,现在云南开展乡村医生培训(该项目由杨海牵头建立)的志愿者朋友——外籍中医学博士、非洲人迪亚拉也向其捐助了4000元,昨日下午,长沙理工大学两名外籍教师(也是慈善机构志愿者)向其捐助了2000元。  本报记者张平平实习生宾水林侗人杨海——“中国慈善个体户”病危<div class=[/img]2006-2-19 05:39

24

主题

108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brocks9477 发表于 2009-9-20 11:28:04 | 只看该作者
<STRONG>向杨海表示敬意和慰问!</STRONG><STRONG>中国的慈善事业应大力张扬,这不仅仅牵连到缩小贫富严重不均、救济贫民百姓的社会问题,而且牵连到整个国民心理素质、鼓励相互关爱、提倡人本主义的重大社会问题!</STRON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3#
yummyseethe 发表于 2009-9-20 15:22:3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网上关于他的新闻很多。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七八年前在长沙湖南宾馆见过他,他是会同宝田乡人,应该是侗族,个子很瘦小。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4#
骆超 发表于 2009-9-20 19:17:04 | 只看该作者
  “我愿一辈子做‘慈善个体户’。”在11日闭幕的中国首届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高级论坛上,杨海与各国志愿者依依惜别,初衷不改。  曾在德国留学、在大学教书、在外企淘金的杨海最终找到了自己“想做也能做好”的事情:志愿服务。在众人资助下,他已连续10年担任脱产志愿者。去年开始,他个人筹组医生下乡巡诊,月问诊逾800人次,医药费用1万元左右。  “一个人是软弱的,但我们携手就汇成洪流。”这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劝募信的标题,也是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陈从军的信条。1998年中心成立以来,她已捐出6万元的个人储蓄并立志要“一直捐到老”。  中国民政部长李学举说,中国公益机构特别是民间组织,已成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6月,中国登记注册的科普志愿者已达40多万人,社区服务志愿者达540万人,还有1亿多人次的青年为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从新加坡肾脏基金会工作4年归来的杨柳在非赢利组织信息咨询中心工作仅2个月。她说:“在中国许多‘草根’组织中,志愿者在自己谋生尚难的情况下,还不计名利、实实在在地关注着社会底层。中国公益事业与国际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你可在这片处女地上收获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成就感。”  她的同事杨静旅居英国16年后婉拒了多家跨国公司的邀请,毅然加入到志愿者群体。“这是我的不悔选择”是她给记者简短的答案。  中国志愿者的执着感染和影响着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在中国惊喜地发现很多致力于改善他人生活的志愿者”。而4年来华义务开设讲座的德国公益专家雷朵莉则为她的中国同仁倍感自豪。  来自美国的联合国志愿人员赵维祯则表示:“中国的公益组织不断壮大令我兴奋,但它们需要更好的法律保障、评估和准入机制,以及更多的资金。”  论坛3天的交流让志愿者有了更多的思考。杨柳计划再度出国攻读非赢利组织管理。“公益事业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应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国情的非赢利组织。”  今年9月,9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已奔赴中国西部,这使在中国第一份公益报纸——《公益时报》工作的胡衡深受鼓舞:“志愿者在中国大有可为。”  杨海曾将心、肾功能不全的婴儿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也曾与海外捐赠者在海拔数千米的香格里拉为希望小学选址。当一位捐助者专程赶到论坛送来1600元的“当月工资”,杨海再次体会到平淡、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之外的欣慰。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乐在其中。”他笑得很满足。(完)(来源:新华网)

13

主题

8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5#
杂货地 发表于 2009-9-20 23:11:34 | 只看该作者
<STRONG>好哇!这是会同人的骄傲。如果真是侗族,那也是侗族人的骄傲。</STRONG><STRONG>可否想法再深入了解一下?仁慈与善良,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侗人的优良传统啊!</STRONG>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6#
韩志方 发表于 2009-9-21 03:06:04 | 只看该作者
<STRONG>望着昏睡不醒的杨海,年迈的父亲老泪纵横(本报记者 傅天明 摄)</STRONG>他曾供职于美国驻华大使馆,却毅然辞职投身慈善事业他每年从国外募集慈善资金数十万美元,自己却不名一文他主持的慈善项目分布在多个省(区),自己却飘忽不定他帮助过的人数以万计,自己却租住一个简陋的单间他多次带领志愿者深入各地的麻风村,送上切实关怀他,36岁,曾两度与死神擦肩而过,如今突发脑梗塞……人物简介:杨海,男,36岁,湖南会同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曾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供过职,10年前开始专职从事慈善事业,现在的身份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国际合作主任、驻湖南办事处主任,但没有任何工资、津贴和预算拨款,是唯一被称为“中国慈善个体户”的人,依靠个人力量向国外募捐,每年募得的慈善捐款都有数十万美元。他在湖南开展慈善项目的同时,还在云南、四川、贵州、内蒙古等省(区)支持着几个国际组织的慈善项目。本报今年春节前推出并引起强烈反响的大型深度报道《汝城麻风村调查》曾提到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真正的志愿者”,领队及资金募集者正是杨海。文/本报记者 陈清浓 供图/余昌胜<STRONG>与死神角力的两天两夜</STRONG>“杨海!杨海!”2月10日早上,长沙市解放四村居民小区某租住房外,李晋涛一边用力敲门,一边焦急地叫唤。李晋涛是杨海最好的朋友之一,杨海曾将租住房的钥匙交给了他一片。2月9日晚,李晋涛接到杨海的家人和朋友辗转打来的电话:从8日早上开始,杨海便“失踪”了,房门紧锁,手机总是没人接,谁也找不到他……敲了一会儿门,屋里没有任何反应,李晋涛果断地掏出钥匙开门。简陋的单间寒气逼人,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人窒息。杨海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见到李晋涛,他失神的双眼睁大了一下,瞬息又黯淡下来,嘴角动了动,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李晋涛情知不妙,伸手一摸,发现杨海的床单湿了一大片,连身上的牛仔裤也是湿的,显然是大小便失禁!几分钟后,杨海的助手小余火速赶到,和李晋涛一起为杨海简单地擦了擦身子,换了一套衣裤,丝毫不敢耽搁地把他送到了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突发性脑梗塞!医院立即下了病危通知。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十三,年味犹酣。迄今为止,谁也不知道从2月8日至10日那两天两夜的时间里,杨海是怎样独自一人在租住房里与死神角力的。李晋涛说:“回想起来,我进屋后,杨海的双眼明显地睁大了一下,那是他求生的渴望啊……”<STRONG>不做“外交官”甘当“个体户”</STRONG>2月12日,元宵节,病房外洋溢着团圆喜庆的气氛。意识仍未复苏的杨海昏睡在床,手上打着点滴,鼻孔插着氧气管,偶尔自喉腔深部发出几声痛苦的呻吟。他的父亲杨华俊守在病床边,不时用棉签蘸了水,为儿子润湿干枯的嘴唇。老人是2月10日得知杨海病危的消息后,从怀化市会同县的乡下老家步行8公里山路赶到县城,连夜乘车来到长沙的。杨海是他的小儿子,也是这位古稀老人一生最大的牵挂和骄傲。1969年出生的杨海,自小善良而要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他,因家境贫寒而一直无钱治疗,这成了父母心头最深重的愧疚。1989年,杨海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在大学里,他摆烟摊,做各种小生意,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他频频出现在英语沙龙,出色的英语才能、纯朴善良的本性使他很快与周边几所高校的外教们打成了一片。大学毕业后,杨海做过外贸生意,在德国留过一年学,在大学教过书,在外企供过职,还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做了将近一年参赞助理。在这些经历中,他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结交了大量的外国友人,并在他们的资助下,于1996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在北京接受心脏手术。就在人们对他所拥有的一切钦羡不已的时候,杨海作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待遇优厚、前景良好的工作,专职投身慈善事业。他对父亲说:我这条命是国际友人救的,我要用我一辈子的时间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003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高级论坛上,杨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掷地有声地说:“我愿终生做慈善个体户!”<STRONG>为了帮别人他可以玩命</STRONG>10年来,杨海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高原边陲,他不知疲倦的身影给一批又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带去希望的亮光。他在内蒙古开展草原卫生院援建,一次性募集了23万美元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全部捐给呼伦贝尔卫生局;他在西藏和四川援建希望小学,三番五次地陪同外国慈善家上高原、进盆地,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他在云南开展乡村医生培训,邀请到第一位外籍中医学博士、非洲人迪亚拉“坐镇设坛”。至今他还在云南拥有一间办公室;他在湖南组织志愿者医疗队,仅2003年5月至2004年6月的一年间,就筹得国际善款12万元,使得9000名贫困患者受益,其中20人得到手术资助;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先后使湘西3名兔唇儿童拥有灿烂的笑脸,若干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近一两年,杨海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一个特殊的角落——麻风村。他组织志愿者深入各地的麻风村,为麻风病人们逐一建档;他从海外募得资金,购买最优质的棉衣、棉被送往麻风村。为了那些与他素不相识的麻风病患者,杨海几乎是玩命地奔波。2005年12月16日,本报记者刚刚在郴州市汝城麻风村见证了以杨海为首的志愿者队伍的真情义举,12月24日,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永州市道县麻风村。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杨海辗转于长沙、汝城、道县三地,还要翻山越岭地进出麻风村,天知道他那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身体里蕴藏着多大的能量!只是,那一次道县之行,杨海终于病倒了,劳累致疾,在道县人民医院住了3天院才被朋友接回长沙。谁也没想到,还没等身体复原,他又风风火火地赶赴北京联系相关慈善事宜。“他这样不要命地东奔西跑,身体能不垮吗?”2月12日,杨海的女友小文(化名)满含心疼地在记者面前抱怨。<STRONG>常坐公交车给乞丐送饭</STRONG>鲍轩,杨海多年的好友。在他的印象中,杨海是一个从不把自己的苦难向朋友诉说的人,反倒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朋友们发短信,把当地的美丽风光和朋友一起分享,鲍轩就曾以这样的方式随杨海“到”过雪域高原、中俄边境、蒙古草原、云南密林……“他是一个心中只装着别人,完全不顾自己的人。”鲍轩如此总结评价杨海。对此,小文有着更多的体会。她说杨海有个极其特殊的习惯:无论在哪里吃饭,他总要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如果吃盒饭则总是多要一两份),然后专程坐公交车到五一广场,将饭菜送给那里的乞丐和流浪儿。有一次,“他更是离谱”,和小文一起把在街头碰上的3个安徽籍乞丐带进杨裕兴面馆吃饭,给他们每人点上一大盆蛋炒饭外加两菜一汤,看着乞丐狼吞虎咽的样子,他还要为他们加菜,弄得那三人连声说“不用了不用了”。就在大家边吃边交谈时,面馆走进来3名“混混”模样的男青年,也许是觉得这样的场景有趣,便一屁股坐到他们旁边,开始插话。刚开始,那几个男青年还有点吊儿郎当,可随着和杨海交谈的深入,他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其中一人掏出5元钱,恭恭敬敬地递给那3名乞丐,然后真诚地对杨海说:“大哥,我从没佩服过任何人,今天算是服你了。我今天捐5元钱,算是积点德。谢谢你让我受了一场教育!”小文说,由于经常跟乞丐们接触,杨海总结出了一套识别真假乞丐的方法,还告诉她:“如果拿着饭菜一时找不到乞丐,千万别把饭菜扔进垃圾桶,而应放在垃圾桶旁边,自然会有乞丐找来的。”小文为此特意做过一次试验,还真如杨海所说!守在杨海的病床边,难过得想哭的时候,小文就用双手用力捂住脸颊,迫使眼泪不流出来。但只要一离开病房,她就很难控制得住:“好几次回家的路上,我拼命地哭,哭得肚子都疼了。他那么好的一个人……”<STRONG>病倒前念念不忘麻风村</STRONG>2月14日傍晚,记者再次来到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杨海的病情。据其经治医师韩伟介绍,杨海的脑组织已大面积坏死,目前还没有脱离危险,预后情况还很难说。而且因为他做过两次心脏手术(心脏里至今还放置着一截导管),同时伴发有肺炎,所以随时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截至发稿时,杨海的医药费已将近7000元。至于究竟需要多少费用,韩伟说很难预料,因为据目前情况乐观估计,杨海进入病情稳定期至少还需一个月。面对难以预料的医疗费用,杨海的父亲一筹莫展,但老人并不向任何人诉苦,只是每当有人到病房看望杨海时,老人便会慈祥地凑到杨海耳边,喃喃地说:“海儿,你看,又有好人来救你了……”或许谁都难以相信,但的确是事实——每年都能从国外募得数十万美元善款的杨海,自己却穷得叮当响。按照协议,他这个“个体户”所挂靠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是不向他提供任何工资待遇的,更没有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他支付工资。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没有收入的,平时能得到的所有的“好处”,就是从慈善资金里报销一点东奔西跑的路费。杨海的节俭在朋友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吃的大多是盒饭,住的是每月200元租金的单间,衣服、鞋子很难换一次新的……今年在父母家过完年后回到长沙,他告诉小文:“我和两个哥哥商量好了,我们三兄弟每人每月给父母300元,让两位老人生活得好一点。我以后得更加节省了。”想起这句话小文就想流泪。“他就是这么个人。这些年帮过的人少说也有好几万了,现在自己生命有了危险,却连治病的钱都没有。”小文红着眼圈,给记者讲起了一件事,“他上次从道县回来后,身体那么差,却整天跟我念叨着要给道县麻风村买一套投影设备,说是要让麻风病人们看上电影。就为这事,他每天下午都泡在电脑城,反复比较质量和价格……”出事前几天,小文接到杨海的电话:“投影设备选好了,要8800元,可我还差800元……<STRONG>她时代观点:</STRONG><STRONG>醒来吧,杨海!</STRONG>本报评论员 亦鸣元宵节前夕,年仅36岁的“中国慈善个体户”杨海突发脑梗塞,生命垂危。千门万户团圆日,瀚海垂杨怨泣时。醒来吧,杨海!我们知道,这些年,你太累了。拖着病弱之躯,你以放置着一截导管的心脏,支撑起辗转于大江南北、奔波于雪域边陲的爱心苦旅。醒来吧,杨海!我们知道,这些年,你太难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完全凭一己之力,每年从国外募得数十万美元的善款,为一批又一批中国底层百姓送上希望的亮光。醒来吧,杨海!我们知道,这些年,你太苦了。吃着廉价的盒饭,住着200元一月的简陋单间,你用满腔热情,把舒适与安逸献给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人,把艰难和困苦留给了自己。醒来吧,杨海!你主持的慈善项目离不开你。醒来吧,杨海!你率领的志愿者离不开你。醒来吧,杨海!你帮助过的百姓想念着你。醒来吧,杨海!你感动过的人们呼唤着你。醒来吧,杨海……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7#
老罗 发表于 2009-9-21 07:00:34 | 只看该作者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8#
李素爱 发表于 2009-9-21 10:55:04 | 只看该作者

16

主题

8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9#
diddletape 发表于 2009-9-21 14:49:34 | 只看该作者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10#
padoukcoiner 发表于 2009-9-21 18:44:04 | 只看该作者
快醒来吧!杨海~[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