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事关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复制链接]

20

主题

9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plaquerover 发表于 2009-9-21 18: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中国消费者报  岳纲举    【2006-02-20】[B]二人转成安全套商标 东北人急了[/B]    2006年春节刚过,一则关于二人转被一广西女子注册为安全套商标的报道出现在很多报纸的版面,更在网络上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双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一方认为这是对文化的亵渎。二人转是东北文化的精华,不仅在东北人民心目中不可替代,在全国也占据着一席之地。二人转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从这个层面上说,申请将二人转注册为安全套之类的商标,无疑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莫大的亵渎。    另一方则提出对这种抢注行为不妨“宽容对待”。商标只是一种商品符号,二人转即使成为安全套商标,也不代表二人转就是安全套,也不存在什么不良影响,相反提倡安全、文明的性行为是社会一直在倡导的,并不是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    在这场争论中,反应最激烈的就是东北人。2月8日,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秘书长徐小均致信中国曲艺家协会,称东北二人转是东北人培育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如今竟有人想把二人转注册成安全套商标,这是对二人转艺术的践踏,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并请中国曲协转告相关部门关注此事。他还表示,将会联络吉林省老二人转艺术家及二人转演员,采取积极行动,打响二人转知识产权保卫战。    吉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孙喜军在电话中告诉笔者,他们已经就此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了异议,他同时介绍说,二人转已向国家文化部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已经进入公示。黑龙江、辽宁的相关部门和群众也对此事十分关注。    其实,争论中认为二人转不能注册为安全套商标的一方,其主要理由在于可能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如果有人在服装类别上注册了二人转商标,那又将以什么理由反驳呢?笔者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网站查询得知,二人转作为商标已经被吉林省的一家酒厂成功注册。    问题的关键在于类似于二人转这种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二人转作为一种已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其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是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怎样?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采访。[B]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不容乐观[/B]    去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好在各方已经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并采取了积极措施保护民间传统文化。2月12日,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9部门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举办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规模展览。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已于今年1月份公布,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1个项目入选。笔者在现场看到“二人转”名列其中,是由辽宁省的黑山县和铁岭市、吉林省吉林市以及黑龙江省的海伦市共同申报的。    其实,像二人转这样被抢注或者以其他形式侵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在少数。去年11月24日,韩国申请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尽管有关专家表示这并不影响中国端午节“申遗”,但它确确实实为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护敲响了警钟。    据了解,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已经大量抢注了以中国“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商标,包括“少林功夫”、“少林武术”、“少林拳”、“少林全套功夫”等。由于被随意抢注和滥用,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致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少林功夫”的认识产生混乱和曲解。[B]期待制度创新[/B]    贵州大学中国本土知识与文化产权研究所负责人龙宇晓教授告诉笔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纳入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是从西方国家移植过来的。西方国家知识产权立法的目的在于保护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而对历史悠久的发展中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甚至没有纳入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具有知识产权法保护对象的特征,就可以根据知识产权法保护。比如具备商标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特性,就可以以商标或者地理标志保护起来;具备专利的独创性、新颖性,就可以以专利的形式保护起来。但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宜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这部分就要靠行政法来保护了,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正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就是一部行政法律。    龙宇晓告诉笔者,他们即将开展的一项课题,就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创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区别于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B]相关链接[/B]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al heritage),又称民族民间文化,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http://www.ccn.com.cn/journal/readnews.php?time=2006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