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网-民族论坛-56民族论坛-民族社区

搜索
快捷导航
查看: 7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烈推出 值得一看的帖子 邓教授的《黎平国际稻作文化研讨会论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rectitipple 发表于 2009-9-21 14:1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相信你看后不得不支持吧下面是引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专业委员会与黎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召开的“黎平国际稻作文化研讨会”将于2005年8月19日在黎平召开。这是本人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大学毕业生、侗人文化家园总经理邓开学共同撰写的一篇参会论文及行动计划。请大家评头品足。黎平国际稻作文化研讨会论文关于创办黎平岩洞社区传统糯稻基地的构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邓敏文(侗族)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生、侗人文化家园总经理 邓开学(侗族)岩洞社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南面,现在行政归属岩洞镇岩洞村,距黎平县城28公里。岩洞是一个古老的侗族聚居村寨,全村800多户,4000多人,95%以上是侗族。尽管岩洞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地理优越,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多方面的历史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侗人聚居社区。为尽快改变岩洞社区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现状,根据黎平县“旅游兴县”的总体构思,结合岩洞社区的历史和现状,我们提出了岩洞社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构想。其基本思路是:围绕旅游产业,建立“四个基地”——侗族传统糯稻生产基地;侗族传统稻田鱼生产基地;侗族大歌保护和人才培养基地;侗族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基地。本文主要叙述岩洞社区传统糯稻基地的构想。侗人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自古以来,侗族就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民族。侗族人喜欢吃糯米饭,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侗族祖先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糯稻培育和生产经验,尤其是在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与适应性方面,曾经做出了极其独特的贡献。经过初步调查了解,岩洞社区侗族祖先曾经种植过的糯稻品种多达20多种。如Yongc Jenc、 Yongc Mees、Yongc Kgeenv 、 Yongc Bagx 、 Yongc Muic、 Yongc Longl、Seep Gal、Bagx Weenh、 OuxKgenx、Dongh Sip、Oux Gaos Nyal、Oux Beih 、 Oux Naemx Liagp、Oux Paip Kgoh、Oux Bienl Kguic、 OuxDial Naeml、 Oux Dial Yak、 Oux Yeex Legx、 Ouc Yeex Laox、Oux Beens Saemp、 Oux Beens Weep、 Oux Dial Jongv、 Oux Lix Jus 等。(以上均为侗语)这些品种的适应性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如有的适合种植于村寨附近的肥田里,有的适合种植于山冲里的冷水田,有的适合种植于高山上的梯田里等。这些都是侗族农民千百年来摸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高产的杂交稻虽然解决了亿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但也给传统稻种的多样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目前,这些侗族传统糯稻品种均已濒临失传或者绝灭,只有岩洞片区的岩洞、竹坪、黄岗、天堂、乜洞、坑洞、四寨等边远山区尚有部分侗族农民种植,而且正逐年减少种植面积,如不及时抢救,将给传统稻作文化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从经济角度思考,随着吃饭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人们对食品的多样性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糯稻虽然产量较低,但质量好,营养价值高,用途也比较广泛,素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的美誉,所以当前优质糯米的价格比普通杂交稻大米的价格高出一倍左右。由于岩洞地区交通闭塞,给农产品向外流通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选择那些价位较高,重量较低的农产品打入市场,这样才能减轻运输方面带来的困难。如一斤糯稻相当于两斤杂交稻的价格,我们当然要选择糯稻打入国内外市场,以减少运输所花费的额外代价。糯稻的禾杆草可以用来编织草鞋和其它手工艺品,还可以从中提炼烧碱,目前已经有商家大量收购,每斤1元左右。这些,都给传统糯稻生产带来了新的商机。另外,由于传统糯稻生长期较长,稻杆较高,成熟期间不用晒田,有利于在稻田里养鱼养鸭。这样不仅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可以有效地防治稻田里的病虫害。我们经过2004和2005两年的实验,证明稻、鱼、鸭共生是一种及其有效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措施。2005年夏天,因为雨水较多,岩洞一带许多稻田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虫灾,一些农民就在自己的稻田里喷洒农药灭虫,结果有些稻田里的鱼被毒死了,种出来的粮食自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们岩洞“侗人文化家园”实验田拒绝使用农药和化肥,只是将鱼和鸭子放进田去。结果不但有效地防治了虫灾,而且稻子的长势也很喜人。根据观察,我们发现稻田里的鱼把稻秧根部的害虫吃掉了,放在稻田里的鸭子把稻秧上部的害虫吃掉了。由于鸭子和鱼不断地在田里游来游去,让田水对流,增加水温,薅松泥土,吃掉杂草,所以又免去了人工中耕除草这道工序,一举多得。如今,我们的实验田稻、鱼、鸭相辅相成,丰收在望。文化的多样性依赖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种植糯稻,不仅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为城市居民提供无公害的、多样性的食品,而且对保护侗族传统文化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糯稻的种植与食用,蕴含着及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换工摘禾、吃烧鱼、吃扁米、做甜酒、打年粑、包粽子、炸侗果、煮油茶等,都离不开糯稻。保护或恢复传统糯稻生产,也就使这些即将消失的侗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恢复与保护。岩洞社区的侗族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在稻田里养鱼的传统习惯。稻田鱼不受污染,味道鲜美,是当前消费者普遍追求的美食之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岩洞地区山冲田多,水源充足,农民在稻田里养鱼的经验非常丰富,而且能与糯稻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非常适合大面积发展稻田养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发展胺鱼生产和钓鱼、烧鱼文化等。我们的计划是:2005年收集各种现存的传统糯稻种子;2006年开始进行小范围实验性种植;2007年逐步向当地农户推广;2008年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然后再用这些糯米加工成糯米酒及其他系列糯米食品供应国内外市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把岩洞社区建设成为一个以生产、加工糯稻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基地,进而使县内外、省内外乃至国内外逐步形成这样一种经济文化理念:听大歌,到岩洞;吃糯饭,到岩洞;买糯米,到岩洞;吃田鱼,到岩洞;吃烧鱼,到岩洞;买胺鱼,到岩洞;喝糯米酒,到岩洞……  2005年8月2日于黎平<div id=[/img]

18

主题

8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2#
manse28364 发表于 2009-9-21 18:50:5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不好意思! 由于看到到这篇文章了以后太高兴了,为忙着发给大家看。复制后而忘记加工了。所以大家可能看起来有点困难不防去看一下邓老的原贴吧!您一定会赞同他们的想法吧同时你也一定会支持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Tutorials本版贴子更多>

  • 新帖
  • 热帖
  • 精华

Trading本版热门更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